第150章 人民日报记者!(2 / 2)

很明他俩在以前的峥嵘岁月中,有过多次共事多次交锋的。</p>

“这么多年还没看过老李你专门为了哪台手术的术案,带上老花镜。”</p>

柯伟国可不会和李大勇客气什么,他嘴里说着,脚步迈开了稳定精准的步伐,毫不客气坐在了李大勇的身旁,伸手就拿过了李大勇搁在了大腿上那一叠厚厚的术案记录。</p>

只是简单地瞄过了一眼,老专家柯伟国的目光一亮,长长的花白眉毛立即扬起。</p>

然后他又再认真看了前面综述记录描述,不由得惊叹:“滑车上血管皮瓣扩张器植入劈裂双瓣全鼻再造术?”</p>

别的不说,单纯在全鼻再造术前面所注明的两个术式,他就没听说过了。</p>

柯伟国指着手中的术案记录问李大勇:“这是聂医生正在进行的手术吗?”</p>

“是的,聂医生已经进入手术室,差不多四十分钟了,以聂医生对这台手术的时间预算,现在差不多也该出来了。”李大勇轻描淡述向震撼得毛发直竖的柯伟国淡淡说道。</p>

进入爱华门诊会客区不到三分钟的柯伟国,此时被李大勇这番话说得脸都歪了。</p>

他脖子一梗冷哼一声:“这样一台全新术式的全鼻再造术扩张器植入手术,没有三个小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你说聂医生现在就可以出来,简直荒谬!你是拿我开涮是吧。”</p>

而之前风风火火和大家打了一圈招呼的人民日报记者苏开凤,她反而是饶有兴趣的拿出了她的录音笔以及速记本。</p>

作为社会记者的她,实际上并不喜欢向采访对象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喜欢在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对采访对象进行整体的心理侧写。</p>

苏开凤这一种社会记者的采访方式,是一九九零年所有有着一腔热血,把文艺当成毕生理想的记者们的一个共同采访特征。</p>

像是羊城晚报记者杜月雯她的采访方式,是和苏彩凤也是大同小异的,同属于侧写式的采访。</p>

“柯伟国呀,你既然是专门过来爱华门诊这边接触聂晨医生,向他学习技术,就没有事先做一做功课,了解一下聂晨医生主刀做手术的几台手术平均时间多长?特别是扩张器植入,聂晨医生可是比平均水平要快三倍的!”</p>

李大勇在这会儿,一脸的与有荣焉。</p>

他这些天和聂晨进行着每台手术会诊,然后日结每台手术会诊费二十元的过程当中,他心中已经潜移默化把自己当成了爱华门诊一员。</p>

虽然李大勇对爱华门诊的认同感以及未来前途的期待,不可能像后生仔林荣华刘月倩那么的高涨。</p>

但是呢,他的心也不是铁做的,被聂晨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完全碾压之后,他心理上更是有着一种以聂晨的荣誉为荣誉,维护聂晨名声也是维护他自己名声的奇妙心理。</p>

“兰兰姐姐你好,呃……大家好。”</p>

驼背的少女病人钟小玲和他沉言寡语的,同样单侧唇裂的爸爸老钟两人推开了爱华门诊玻璃门时,被满满一会客区的人给吓了一跳。</p>

钟小玲的爸爸有些手脚无措,倒是少女钟小玲主动向她的远房亲戚钟兰兰打招呼,“我们已经做好了术前准备,今天上午是可以进行手术了吧?”</p>

“钟叔叔,小玲你们好。”钟兰兰立即招呼这两位属于她介绍过来的单侧唇裂病人。</p>

搬好了两张小凳子,让老钟和钟小玲坐在了自己旁边,“聂医生上午第一台手术差不多完成了。小玲,接下来就是给你进行手术了。”</p>

刷。</p>

会客区里苏记者、柯主任、杜医生、贺医生还有李大勇,所有人目光一下子停在了钟小玲上床唇裂的位置上。</p>

今天就是取经来的柯伟国主任,他搓了搓手掌:“咱们来得正好,今天如果能观摩这台手术,那真不虚此行了啊。”</p>

“大家好。”</p>

在爱华门诊会客区济济一堆人,各有各心思,各说各话之时。</p>

聂晨已经脱下了洗手服,换上了白大褂,洗完了手的他步伐轻松推开了手术室的铁门,向会客区里所有人一一打招呼。</p>

然后他握住了人民日报记者苏开凤小小的柔软的手掌:“苏记者,实在是怠慢了!我是今天清晨时分,才从你的同学张静颖那边得知您过来采访的消息,不然的话咱们门诊是可以推迟半天,专门给足够时间让记者您进行采访的。”</p>

“不用不用!我今天就在这里随便看看,随便记录,有不懂的我可以问其他人嘛。聂医生,您忙您自己的。”苏开凤语速不快不慢,眨着她那细长而又有神的单眼皮眼睛,笑容灿烂。</p>

“柯医生!我读过您的论文!”和苏开凤寒暄几句,聂晨他又如春风温暖的握住了柯伟国手掌上下晃动,“一直对您神往已久,没料到今天能和你见面,真是不胜荣幸啊。”</p>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p>

(/96444/96444314/347599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