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绪后,城门,终于开了。</p>
维持现场的衙役们挥着手,喊道,“丹阳县、东阳县、龙阳县……的人先领赈灾粮回村,妥善安置好家人们后,便去收拾行囊在城门口集合,等待出发前往玉稷山。”</p>
东部县城的村民们,老老实实地排着队,脑袋却激动地望向城外,在看到那望不到尽头的粮车时,脸上均是露出了舒了一口气的表情。</p>
太好了,他们真的等到赈济粮了!</p>
大家都有救了!</p>
商户老板们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一幕,暗暗思考着三日前梁万达的话。</p>
那些买粮的钱,到底从何而来?</p>
当第一个村民上前,伸手去接粮车上的粮袋子时,他们突然看到,一个身形高大魁梧的府兵抬脚踏上一块高石,举起一张纸,嗓音嘹亮的高喊道:</p>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益州有难,八方支援。为援助益州百姓渡过难关,冀州涿鹿县百姓共捐善银二十五万余两,苍伏县百姓共捐善银二十万余万两,豫州上清县百姓共捐善银十万三千余两,宁安县百姓共捐善银八万余两,晋州新源县百姓共捐善银十三万七千余两……”</p>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震得商户老板们耳鸣脑胀,也震得益州百姓瞠目结舌,愣在原地。</p>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益州这一次的山洪灾难,竟然会有这么多外地县城的百姓,心甘情愿地捐出这么多银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p>
几十万两啊,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身为老百姓太清楚了,那几乎是倾尽所有!</p>
明明……他们自己活着就已经很难了吧!</p>
益州百姓无不两眼通红,热泪盈眶,有些百姓领完米粮后,便是对着那念捐银名单的府兵下跪磕头,将这些县城的名字,纷纷牢记在心中。</p>
正如这位官爷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p>
来日他方有难,他们益州百姓必亦万死不辞!</p>
……</p>
城墙之上,沈渊望着下面这一幕幕,也不禁眼底泛红,心中百般滋味。</p>
他不由微微侧头,看向了一旁撑着下巴靠在城墙上、悠闲地吹着午风的谢承泽。</p>
他之前完全没想到,谢承泽会将这些银票用在这里,更是没有想到,他会把这些从贪官手里抢来的赃款,以百姓善捐之名的方式,让益州百姓与其他州的百姓,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p>
来日益州若真能够成为天府之国,必然会义无反顾地反哺这些州县,或许久而久之,整个建安王朝都会形成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凝聚力,一起共渡难关。</p>
到时候,朝廷的国库也将轻松不少。</p>
这是连太子殿下都不曾设想过的道路,沈渊无法想象,一个人到底是怀有着怎样慈悲的胸怀与心思,才会想出这样令人震撼的解决方法呢?</p>
谢承泽……你在我不曾知道的时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的人?</p>
沈渊无法看透眼前之人到底是不是谢承泽,他好像是谢承泽,又好像不是谢承泽,他的所作所为与那个“谢承泽”完全不同,可他又对前世的事情了如指掌,好似亲历过一般。</p>
最让沈渊感到是惶然和无措的是,他甚至觉得这样的谢承泽……比太子殿下还要让他想要追随和效忠。</p>
“二殿下。”抱着这一丝不敢深究的荒谬想法,沈渊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掌心因为紧张,已经紧攥到了何种力度,他深深凝视着这个与他争斗了十年之久的朝堂宿敌,开口问道:</p>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便是你的治国之道吗?”</p>
若这便是他的治国之道,那他未尝不能……</p>
谢承泽闻声抬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p>
“你想啥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前提是,这边的老百姓捐出来的善银能够一分不少地进入另一边老百姓的口袋里,但你觉得这可能吗?”</p>
就连现代信息那么发达的地方都做不到,那些县令和知府,怎么可能错过这贪污的大好机会?</p>
沈渊什么时候这么天真了?难道他不是重生的?而是什么其他的古人魂穿???</p>
谢承泽那狐疑和不信任的眼神,在沈渊身上反复的扫描和打量,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是不是有误。</p>
被质疑的沈渊:……</p>
沈渊再次想掐死刚刚的自己。</p>
他怎么会以为,谢承泽真的有那种脑子?自己也是有病,竟然差点被他带歪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