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燕然居高临下,看到远处大片裸露在外的土地,还有成百上千衣衫褴褛的民夫,就知道天河引已经到了。</p>
他将那个小文书打发回去,通过御林军严密把守的栅栏城墙,来到了这片工地上。</p>
墙里墙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p>
工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泥土和深沟,几乎连一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四周除了干哑嘶喊的号子声,就是监工皮鞭啪啪作响。</p>
一脚下去,地面上全是没过脚面的污泥,走了两步燕然的薄底快靴就看不得了,眼前的工地却大得一望无际!</p>
燕然顺着长长的土坡一步步向下,向着雁池方向走去,很快就看清楚了天河引的结构。</p>
那是艮岳南山余脉的一座高大土山,伸进了雁池深处。那朱勔丧心病狂,竟要把那块巨大的奇石,立在那座山上!</p>
于是就有了天河引这个工程,燕然举目望去,从下方的雁池到上面的土山之间,已经被民夫修筑了三阶巨大的环形台阶。</p>
每一级台阶高有数丈,几乎将整个山峰包围起来,土山正好矗立在圆圈形的缺口位置。</p>
如今围绕着台阶的外沿,正在修筑大型的水坝,数千名劳工将石料木料一阶阶运上来,远远望去犹如蚂蚁搬家一般。</p>
为了这块奇石上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和生命……</p>
燕然一边想着一边向下走去,心里还在纳闷,宋代的工匠会用什么方法,在这样的台阶上修筑水坝?</p>
等他走近了才知道,原来这水坝,是由一根根粗大的圆木构成的!</p>
他们在台阶的外边缘挖了深沟,每一根圆木都比男人的大腿还粗,密密麻麻就像是栅栏一样树立在土坑里,然后再被填埋夯实。</p>
用这样的木排筑坝拦水,怎么能保证水密性呢?等到燕然走过一道水坝之后,才终于搞懂那些工匠是怎么想的。</p>
原来每一级台阶上的木排栅栏都有三丈高,排列整齐密不透风,而且是前后两层。</p>
在两层栅栏之间,还留着一丈宽的缝隙,当木排立好之后,就有数十名民工用绳索,转圈牵拉着大石磨,将粘土夯筑在前后两层木排之间。</p>
燕然一边向下走一边想着,这样虽然能够密封防水,但看这一丈厚的木排,一定是不足以抵挡数米高巨大水压的。</p>
难道这些工匠算错了?如果这样的简易水坝里蓄满了水,那些木排和夯土再怎么修筑得结实,也会被轻易压垮!</p>
等到燕然一路走到三级台阶的最下面,他看到每一级台阶的宽度,都有六十米以上。显然,这是装载巨型奇石的船队长度。</p>
看来古代工匠的思路,是通过汴河汇入景龙河的支流,把船队一路放到最下面的一级台阶里。</p>
然后他们把船队驶入的缺口封堵住,再用水车向木坝里人工蓄水,用浮力将奇石船队渐渐抬起……这样他们就可以驶入上一级台阶。</p>
紧接着上一级台阶再封坝蓄水……就这样一级一级,那支装载着巨石的船队,就被升到了山顶最高处!</p>
等燕然再仔细看那座打算安置巨型奇石的山岭,又忍不住心里暗自觉得震惊。</p>
以那座山的形势,若是雁池里蓄上水……它的形状看起来很像一个大王八,手扒脚蹬的要往水里爬!</p>
可是这水坝……好像有问题啊!</p>
燕然一路艰难地走过泥泞,正想着这些问题,前面走过来几个监工的官员,过来询问他的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