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诸侯、门阀、士绅到最后的地主(1 / 2)

念之于此,一时间,李二不禁有些心头沉重。</p>

“这样说来,那黄巢之乱,岂不是怎么都躲不过去了?”</p>

大明位面,老朱对主线二字兴趣浓厚。</p>

“生产资料平民化的过程?”</p>

“何谓生产资料平民化?”</p>

【本期所讲的三国,并不是王侯将相,不是英雄传奇。】</p>

【而是阶层与阶层、制度与制度、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竞争。】</p>

【门阀,起初是以进步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因为被他们取代的势力叫做诸侯。】</p>

【诸侯可以享用封国的赋税,有着独立的财权,先秦诸侯更是有着治国之权。】</p>

【而门阀归根结底还是中央下辖的官僚,经济来源是自己的私田。】</p>

【虽连阡累陌,富拟封君,但和货真价实的封君相比,还是逊色许多。】</p>

【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p>

【四世三公虽然位高权重,时有架空皇权,但远不如齐桓晋文,称孤道寡另立朝廷。】</p>

【我们常高估门阀的势力,甚至认为门阀比诸侯更威胁中央。】</p>

【因为我们印象中的门阀,都是袁绍一样的,乱世门阀。】</p>

【但门阀的常态,是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太平之臣。】</p>

【门阀更适合中Y集权,诸侯更偏向地方独立。】</p>

【而在中国古代,中Y集权要比地方割据,更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和抵御外敌。】</p>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汉初削藩,诸侯渐渐转弱,而门阀尚未成形的时代里,西汉的****达到了一个小高潮。】</p>

【在这一段时间里,汉武帝完成了历史级别的军事成就。】</p>

【这不仅仅是卫霍双壁的军事功劳,更得益于武帝的后勤支持,背后是集权制的力量。】</p>

【但是高度集权在西汉的社会条件下,注定不可能长久。】</p>

【因为其需要的社会基础,在此时远未成型,最适合成为集权帝国税基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阶层,还不够成熟。】</p>

【但仅仅是贵族和士族青黄不接的一小段历史,带来的暂时性集权,就已经足够支撑农业民族,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p>

相比较于先前天幕上的那些内容,这期的内容稍有深度。</p>

简单来说,视频是将封建时代的地主分为诸侯、门阀、士绅三个阶段。</p>

西周至西汉时,华夏的主人是诸侯。</p>

东汉至唐末时,是门阀。</p>

唐末到清末,又成了士绅。</p>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进步,社会结构一步步重组、下沉。</p>

中Y集权一步步加强,而门阀取代了诸侯。</p>

相较于诸侯而言,门阀是更为进步的。</p>

因为他和诸侯不同,诸侯需要的是一个弱势的,更加被架空的朝廷。</p>

比如周朝,只有弱小的周天子才是最好的周天子,这样诸侯国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利。</p>

而对于门阀而言,他们是依附于中Y朝廷的,他们是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p>

朝廷越强大,他们的权利、地位也更举足轻重。</p>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门阀显然要比诸侯更合他们的心。</p>

对社会而言,也更加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