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拜访西凉(1 / 2)

瞿宁眼前一亮:”萧世子此言极是。我等身负使命在身,理应多多了解异邦,才能促进两国交流。也好借此机会,让西凉见识一下大炎的神奇发明。”</p>

萧宸闻言大喜,连连颔首:”瞿将军实在是求之不得的盟友。”</p>

当下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启程西行。</p>

一路上,但见丘陵起伏,峰峦叠嶂。</p>

漫山遍野的火红花朵,在和煦的春风中盛放。那是西凉独有的一种山茶,当地人称之为”朱雀花”。</p>

萧宸一边策马前行,一边为瞿宁介绍:”我西凉虽地处边陲,却也自有一番风情。这遍地的红花,便是西凉之骄傲。每年春天盛开之时,漫山遍野,红彤彤一片,煞是好看。”</p>

“当真美不胜收。”瞿宁由衷赞叹。</p>

他紧了紧缰绳,调转马头,俯瞰脚下的村庄。</p>

但见农舍鳞次栉比,炊烟袅袅。一眼望去,恍若世外桃源。</p>

“萧世子,这一路走来,但见田野村舍,诸般井然。可见西凉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瞿宁赞叹不已。</p>

萧宸笑逐颜开,自豪地说:”那是自然。我西凉虽远离中原,却丝毫不比中原差。这里出产的盐巴,可是西域诸国争相抢购的珍品。”</p>

听到”盐”字,瞿宁眼前一亮。</p>

他连忙追问:”不知西凉一年,究竟可出产多少盐巴?”</p>

萧宸得意地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西凉的盐池,可是闻名天下。”</p>

他指着远处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池子,解释道:”你瞧,那里便是我西凉最大的盐场。每逢干旱少雨的时节,这些盐池蒸发,便会结出厚厚的盐巴。到时候工人们一铲子下去,收获的盐,可供西凉人吃上一年。”</p>

“原来如此!”瞿宁抚掌称奇。</p>

当下他便与萧宸约定,日后大炎愿出丝绸、瓷器等珍品,换取西凉的盐巴,通商互市。</p>

一路穿行于西凉的城镇乡野,瞿宁对这片陌生而神奇的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除了食盐,西凉的羊绒、皮毛,也是远近闻名的特产。</p>

萧宸甚至带瞿宁去探访了西凉最大的牧场。</p>

但见成群的牛羊,如云似雾,遍布山坡。</p>

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牧场,在暖阳下,闪烁着勃勃生机。</p>

“想不到西凉还有如此美景。”瞿宁感慨万千。</p>

萧宸笑而不语,径直走上前,对一个牧民打起了招呼:”老伯,今年的牧草长势,可还好?”</p>

那白胡子老者,抬起布满沟壑的脸,咧嘴一笑,乐呵呵地说:”托王爷的福,今年雨水充沛,牧草比往年还要茂盛三分。老朽猜啊,到了秋天,咱们的羊群,准能膘肥体壮,羊毛也会又长又亮。到时候剪下的羊毛,不知道能织多少暖和的毡子哩。”</p>

“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萧宸连连点头,回头冲瞿宁使了个眼色。</p>

瞿宁会意:”这位老伯,在下乃是大炎使臣瞿宁。”</p>

老牧民吓了一跳,慌忙下跪行礼:”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竟冒犯了大人。”</p>

瞿宁忙将他扶起:”无妨无妨。本官此番前来,正是为通商而来。”</p>

老牧民大喜过望,连声称谢。</p>

原来,西凉虽然产羊绒,却少有精美的丝绸。</p>

如今大炎使臣亲临,提出要用丝绸换羊绒,可谓是天上掉下的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