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共度余生(1 / 2)

曹国忠轻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在他看来,面对十几万战斗力极低的流寇,这样的损失有些难以接受,毕竟,现在的军队不同于过去那些缺粮、缺乏训练的队伍。</p>

“哈哈,国忠,战争总有伤亡。”</p>

“即使敌人不堪一击,人数众多时也能造成麻烦。”</p>

翟宁对曹国忠的能力十分认可,认为如果之前的军队有这般实力,防线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突破。</p>

“大人,粮食已被流寇抢走,是否要追击?”</p>

张定天请示道。</p>

“不必,粮食本就打算运往关中。”</p>

“由我们运送会增加士兵负担,让他们替我们跑一趟,反而能更快送达鹤城或陈仓、同官等地。”</p>

“这几处已成流寇据点,我们的目标正是利用这些粮食,在关中实施计划。”</p>

“只需派人暗中跟随,待时机成熟再行动。”</p>

翟宁似乎把流寇当成了免费的运输队。</p>

“大人英明,为何要将粮食运至关中?”</p>

林战好奇地问。</p>

“不是为了救灾,而是修渠!”</p>

“尽管三秦地区连续多年干旱,但并非没有水源。”</p>

“渭河上游的水量足以灌溉整个关中的肥沃土地。”</p>

“只是之前无人愿意开凿渠道。”</p>

“历任官员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p>

“因此,无论是当地的知府还是巡抚,都难辞其咎。”</p>

翟宁向众人解释道。</p>

“大人一心为国为民,实乃陛下的得力助手,大炎百姓的福祉。”</p>

张定天虽不喜奉承,但也由衷地赞美了一番。</p>

“为官之道,应以人民为重。”</p>

“今日辛苦了,大家找个地方休息,明天一早出发前往关中。”</p>

翟宁说完,便离开了鼓楼。</p>

第二天,京城。</p>

女帝独自坐在养心殿内,轻拨古琴,弹奏一曲《凤求凰》,琴音悠扬,空灵而深情,在偌大的宫殿中回响,但无人有幸聆听,除了翟宁,天下再无他人值得她为他弹奏。</p>

这曲子中藏着她对翟宁深深的思念,最近,她将朝中的日常事务交给大臣们处理,而最重要的救灾工作则交给了翟宁负责。</p>

这样安排后,她心里轻松了许多,然而,每当闲下来,她总会想起翟宁,那个既能解决大问题又偶尔会表现出一些顽皮特质的男人。</p>

“陛下,陛下……”</p>

“三秦有新的报告到了……”这时,福伯匆匆从殿外走进来报告。</p>

“不是说过,朕弹琴时不准任何人打扰吗?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女帝正沉浸在音乐中,脑海里全是关于翟宁的记忆,听到这话不由得生气起来。</p>

“小的知罪,小的知罪。”福伯连忙跪下,“只是因为翟将军有新的消息,按照陛下的吩咐,必须立刻呈上……”</p>

“哦?是他的消息?”女帝一听,立刻收起了怒意,接过折子。</p>

“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不要进来。”等福伯退下后,她迫不及待地打开折子。</p>

“陛下,见信如晤。”</p>

“离京已近两个月,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您。”</p>

“为了您,我点亮千盏灯火;为了您,花开遍野;为了您,我愿勇往直前。”</p>

“您的眉长过山峦,您的眼清澈如水,无论风雨,我都希望能与您共度余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