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鱼获拉到收购站,陈东看了之后,也不禁惊呼,“卧槽,你们咋隔几天就有这么多好货,我家挂点收的也有好几艘船,他们怎么没这好运气?</p>
我本以为只是阿勤的运气好,这阿勤不去,你们也能收这么多好货,你们这艘旧船还真买对了,早知道我入手就不给阿勤了。”</p>
他当然是在说笑,但吃惊倒是真的,先不说两尾红斑,谁手丝一天可以钓个几尾大黄花啊,能钓个一尾就算是丰收的一天了。</p>
“东哥,等我新船到手,要不这艘船让给你?”赵勤跟着打趣。</p>
“真想卖?要是真卖,我来帮你找下家,肯定不低于2万块,告诉别人一百个延绳钩能收入这么多,估计打死他们都不信,</p>
说不准到时自己都会加价,要入手这艘船。”</p>
赵勤只是随口一说,没成想陈东把价格都给定好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暂时没想好,到时候看吧。”</p>
几人的笑闹声,惊动了楼上的陈父,他下来看到这样的收获,也连连惊叹于他们的好运气。</p>
聊到大黄鱼稀少,陈父也给他们说起了古。</p>
大黄鱼早先其实很多,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保鲜技术的不完善,捕上来的大黄鱼很贱,大概只要7分钱一斤,很多卖不掉的就被制作成了黄鱼鲞(xiǎng,剖开晾干的鱼)。</p>
当时有一种叫敲罟(gǔ)的捕鱼方式传到了这边,具体的方法就是多船作业,敲击船体发出合音,</p>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头骨中有两枚耳石,合音传入海中,会致鱼昏迷亦或死亡,当时十几艘船一起出海,一天都能收到上百担,近万斤的鱼获。</p>
这种捕捞方式,因为是无差别的,不管大鱼小鱼,统统中招,所以让野生黄鱼濒临灭绝。</p>
最后国家出台政策,再也不允许这样的作业方式。</p>
边聊边忙,没一会全都过了秤,六尾大黄鱼,最大的一尾居然有2斤3,最小的只有8两。</p>
这种也是一尾一价,一斤以上和一斤以下价格悬殊很大,同样两斤和一斤的价格也有差距,两斤以上的陈东给了480块一斤,一斤以上的390块,</p>
而不足一斤的直接就是120块一斤了。</p>
红斑的价格与上次一样,春子鱼给了65一斤,今天的鱼获加一起居然卖了有6100块。</p>
“阿勤,你爹啥时候回来?”等账算好,陈父问了一句。</p>
“中秋吧,我爹前几天给我大哥打电话了。”</p>
其实他爹说了不少,说什么升任经理了,今年很忙,中秋估计也就两天假,至于有几分真,赵勤都懒得去分析。</p>
“回来让他过来喝酒。”</p>
“陈叔,我爹回来后,我来接你去村里喝。”</p>
“行啊,在哪都一样。”</p>
陈父见天不早,便让他们回去了。</p>
到家就吃饭,饭后赵勤让嫂子把前两次出海的钱一起拿出来,这段时间他忙连钱都没分,明天要出远门,索性今天把账算了。</p>
“大哥,你跟阿和支出的单子呢?”</p>
两人把买冰、饵料、柴油的单子也全拿了出来,接过夏荣递过来的钱,他拿出纸笔边说边写。</p>
“柴油三次是475块,嫂子,你帮我点一下。”</p>
夏荣答应一声,点出475块放在一边,赵勤顺手递给了大哥,又让嫂子分别点出170和45块的饵料跟冰钱,分别给了大哥和阿和。</p>
“再就是你们出海三天,一人300块的工资。”</p>
这次赵勤自己各点了300块,给了两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