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2 / 2)

其实数芦碗,对于年龄较小的参很准确,但对于参龄较长的,芦碗就没有那么清晰了,</p>

要根据参体的纹路、颜色、身上的珍珠点来综合判断,现在参体不刷净,两人只能根据参型、芦头给一个大致的判断。</p>

栾荣小心接过张哥手上的一支细看了看,摇头道:“不止,这一支至少75年朝上。”</p>

嘴中啧啧称奇,“乖乖,这要是附近谁找到的,这一支就得轰动十里八乡的,啧啧,阿勤,你说你这叫啥运气。”</p>

“栾哥,我要记啥?”赵勤笑着岔开话题,不想过多议论这些。</p>

“我这一支你记上45年,你张哥那支你写75年,纸片撕大些, 然后用橡皮筋套在参体,就可以放进泡沫箱里了。”</p>

赵勤依法来做,将两支参收起来,见栾荣他们又开始工作,他本还想再问,此刻只能闭嘴避免打扰到两人。</p>

“天啊,我天啊,这…这…这一支不得了。”张哥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小心的将参放下,这才连连惊呼出口。</p>

栾荣果断放下自己的一支,凑过头只看了一眼人就震住了,好一会才道:“百年,过了百年啊,终于又看到百年的参了。”</p>

“这有百年…”李刚嘀咕了一句,就想伸手去拿,结果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别动,不能动。”</p>

李刚郁闷,“我就想看看,这看着也不比我挖的那颗大多少啊。”</p>

“山参长得慢,长一点点,说不准就是好几年的差异,参龄越大长得越慢,这一支妥妥过百年了啊,至于到底多少年,得细刷起来,</p>

阿勤,这应该就是你发现的那株七品叶吧?”栾荣问道。</p>

(/83208/83208742/1784643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