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足够多的兵。他当过斥侯,也当过怀化将军。帮助雪原部落抗击草原十八部的时候,行军布阵都颇有一手。”</p>
“暂时还不行。”杨宇轩很为难地说道,“若贸然撤走守备军,罗飞若是不按照约定撤军,我们就会很被动。”</p>
兵部每日都有战报呈上,罗飞的部队很能打,装备精良,虽然只是小部队的遭遇战,但朝廷的部队几乎每一仗都吃亏。所以,对朝廷来说,数量上的优势就显得很重要。</p>
每日政务多如牛毛,王道林也不能亲自前往南蛮支援,鉴于李季安对抗蛮王的无力和危险,以及和罗飞达成的和解协议,他做出了调整。</p>
第一,将南境守备军分七个批次调往最南方,严防蛮王北上;</p>
第二,启用致仕的张玉麟,封镇南大将军,兼岭南道、黔中道行军大总管,总督南境军政;</p>
第三,在守备军未曾抵达之前,南境各级官衙可以组织百姓北撤,救助流民;</p>
第四,京都外围部队陆续撤回,脱离与罗飞军队的接触,收缩防线;</p>
第五,钦天监严密监视罗飞军队动向,若有异动,立刻上报。</p>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既可以缓解李季安的压力,又能暂时解除罗飞的威胁。</p>
杨宇轩是很反对的,这样京都布防的力量空了很多。不过罗飞的军队加速北撤,甚至留下了大量粮食、帐篷等军用物资,北归心切。王道林和三宰相这才放下心来,并把注意力放在南方的军报以及即将开启的秋闱考试上。王道林亲自召见了周翼宇,详细询问李季安的踪迹,并明确告知,若南方有李季安的书信,要八百里急递过来。</p>
(/11723/11723126/1426088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