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6章(1 / 2)

“但老臣觉得,这种斗争只是为了掌控主导权,是不同的政见之争,归根结底还是要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p>

“朱翊钧的选择是让君权和相权彻底对立,当一个国家两种最高权力相互斗争时,这个国家除了衰亡就别无他路了。”</p>

刘盈听完,若有所思。</p>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摇了摇头。</p>

“此乃亡国之相啊。”</p>

刘庄有些不解地开口。</p>

“父皇曾经和儿臣说过,臣子们之间不能是铁板一块。”</p>

“朱翊钧似乎也只不过是在分化臣子,为何父皇却如此不屑?”</p>

刘秀哈哈一笑,点头道:</p>

“孩子,你说得没错。君王确实不能让臣子们之间铁板一块,但君王也不能把臣子视为仇寇。”</p>

“这也是昏君和明君之间最大的差别。明君很清楚,臣子是自己的工具,他不会和工具结仇。”</p>

“而昏君,却只会把本该辅佐自己的工具看成最大的敌人,没有了臣子这个工具治国,国家乱套乃至灭亡就是必然的。”</p>

“大明盘点的三个皇帝之中,朱翊钧看似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他从根源上对治国的认知就是错误的。”</p>

“这也是为何朱允炆和朱祁镇不是亡国之君,但大明在朱翊钧的时候却出现了亡国之相。”</p>

刘庄沉吟片刻,又道:</p>

“或许只是因为大明立国两百年,弊病实在是太多了,到了朱翊钧一朝才终于爆发出来?”</p>

刘秀哈哈地笑了起来,摇头道:</p>

“每一个王朝只要持续久了,都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表现虽然不同,但本质都是既得利益者凭借着手中权力蚕食其他阶层。”</p>

“这个时候就需要改革。改革成功了,王朝自然就能续命。”</p>

“改革失败了,就比如王莽,那王朝就只能灭亡。”</p>

“庄儿,你觉得朱翊钧治下的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p>

刘庄心中一动,开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