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年少轻狂,不明朝堂艰辛,仅凭一腔热血,怎可比拟皇爷爷开创大明基业的智慧与坚韧?</p>
不考虑实际难题,便想一味穷兵黩武,实在可笑至极。</p>
朱元璋斜睨朱允炆,心中五味杂陈。</p>
这真是自己的皇孙吗?</p>
竟如此……</p>
与那些整日哭穷、反对战争的老儒有几分相似。</p>
心念电转间,朱元璋的目光又投向了一旁的刘三吾。</p>
“今日见众位皇子心向大明,英勇果敢,咱心甚感宽慰。”</p>
“皇孙允熥,一举一动,一心一意,无不以大明江山为念,实乃大明之幸。”</p>
朱元璋言罢,既赞扬了朱桂等人,也表扬了朱允熥,随即话锋一转。</p>
“但诸皇子与皇孙尚未成人,不宜妄论国政,当前首要仍是学业,应勤勉求知,他日方能肩负起守护大明江山的重任。”</p>
说话间,朱元璋的目光扫过群臣,悠悠道:“今日之谈,不过宗室稚子的闲暇碎语,不算是国之大事。”</p>
非国事,纯属闲聊。</p>
此言传了出去,恐成坊间八卦了。</p>
见皇上并未被怂恿,在北伐之后又起南征之意,刘三吾心下终于轻舒一口气。</p>
户部尚书赵勉等人心中同样卸下重负。</p>
连年烽火不息,北征的硝烟刚散,新一轮的征战已在筹谋。</p>
年复一年,身为户部尚书,操劳不止,心力交瘁。</p>
何不暂闭门户,于应天府内运筹帷幄,让这天下喘口气,养精蓄锐呢?</p>
“恭送父皇。”</p>
“恭送皇爷爷。”</p>
待到朱允熥站起来,朱元璋已携众人渐行渐远,消失在大本堂的转角。</p>
此时此刻,场上唯余他与一群叔辈,还有方孝孺领着的数位大本堂先生。</p>
朱允熥连忙趋前,打算搀扶方孝孺,却被对方含笑摆手婉拒。</p>
“为师尚年轻,腿脚利索得很,先进大本堂吧,今日便开讲。”</p>
朱允熥报以一笑,恭顺从命:“学生遵命。”</p>
众人至此才依次步入大本堂。</p>
殿后缓步的朱允炆,心中愤怒直冲脑门。</p>
今日朱允熥竟如此胆大妄为,煽动皇族叔伯,倡言穷兵黩武,图谋南疆。</p>
皇爷爷却轻描淡写,既往不咎,甚至末了还夸他朱允熥一心向明,忠心可鉴。</p>
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实乃荒谬至极。</p>
而今,方孝孺这名士林新晋大儒,竟也被朱允熥所惑,师徒之谊似乎隐隐萌生。</p>
朱允炆思及此,胸中抑郁难平,恨不得立即逃离这大本堂,寻一方净土,让心灵得以释放。</p>
大家齐集于大本堂,各自寻位而坐。</p>
方孝孺目光掠过眼前的皇族子弟,心头涌动起复杂情绪。</p>
原本今年进京仅为探访旧友,未料阴差阳错之间,竟踏入皇宫高墙,摇身一变成了教导宗室子弟的大本堂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