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欣喜的老朱,咱的太孙回来了(1 / 2)

朱樉长叹一声,“二叔我已经尽力了,实在无法再坚持下去。”</p>

奉天殿内,弹劾他的奏折每天堆得跟小山似的。</p>

朱允熥却话锋一转:“正因为二叔的辛苦付出,大明六道田税改革才能有这番成就。大明缺不了二叔,朝廷缺不了二叔,改田税这事儿更缺不了二叔啊。”</p>

“侄儿看这朝堂上下,宗室内外,唯独二叔才是能办成这事儿的不二人选。”</p>

朱樉愣住了。</p>

照理说,这会儿不应该是劝他回西安,独自安享平静生活吗?</p>

他刚要说话。</p>

朱允熥紧接着道:“二叔,侄儿在这有啥难题尽管说,侄儿必定全力以赴,不让二叔您孤军奋战。等下,侄儿保准让您赢得满堂彩。”</p>

话音刚落,不等朱樉回过神,朱允熥已迈开步子离去。</p>

半晌,朱樉才恍惚回过味来。</p>

望着那已远去的背影,朱樉怒喝道:“你这小子,别想跑,今天我非……”</p>

“父亲。”</p>

“父亲。”</p>

“那是监国皇太孙啊。”</p>

“可不能胡言乱语了。”</p>

朱尚炳眼见老爹即将失控,情急之下,一个箭步冲上前,手忙脚乱地捂住了他的嘴。</p>

朱高炽也带人匆匆赶到。</p>

没等朱樉挣扎,他便急呼周围的人:“快,快给太孙备马,让他速速回宫觐见皇上。”</p>

“另派人,秦王殿下似乎是犯迷糊了,赶紧准备轿子,让二伯好好休息。”</p>

被儿子捂着嘴,又被一群侄子簇拥着的朱樉,只能瞪圆了眼,手指着渐行渐远的朱允熥。</p>

真是不像话。</p>

他这真是要被坑惨了啊。</p>

从云平码头到应天皇城,这段路程可不短。</p>

远得能让朱允熥这个多年未归的游子,好好端详应天城里究竟添了多少新气象。</p>

作为大明朝心脏地带。</p>

即使是交趾的烽火,也在应天城留下了直接的痕迹。</p>

走在这条主干道上,发现街两旁多出了许多往昔难觅的南国珍品。</p>

待他穿越熙攘的西城区,步入繁华的中城区。</p>

路上渐渐出现了交趾人的身影,但他们多半紧随那些身着华丽丝绸的达官显贵,或是混杂于商队之中,行色匆匆。</p>

更让朱允熥惊讶的是,街道上竟也出现了不少头顶各色发色的异域人士。</p>

他们鼻梁高挺,独有的体味难以掩饰,皮肤白皙。</p>

大明将他们称作夷人。</p>

“自打李景隆率军抗倭,加之常升大造战舰,海运畅通无阻。去年一整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已鲜少侵扰。”</p>

“而今这些夷人,是去年冬天带着货物进京的,夏原吉正琢磨着怎么和他们把买卖做得更大呢。”</p>

朱樉最终未被孝顺的儿子和侄子们抬上轿子。</p>

幸亏有这群小子的严密“保护”,他才得到一匹马,紧跟朱允熥身后。</p>

朱允熥转头,看到二叔那眼神,心中暗笑。</p>

他低声问:“夏原吉想和外夷人做买卖?”</p>

朱樉撇了撇嘴,“浙江道的事都办完了,他夏原吉还能赖在浙江道不成?如今户部尚书的位置空着,郁新又整天不管事,户部里就属夏原吉最忙活了。”</p>

这话让朱允熥不禁轻笑出声。</p>

自打洪武25年的特科考试后,朝廷对那次考试作弊案的处理,虽说只惩治了刘三吾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