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亨泰巧妙地转换了话语的角度,随后转向户部侍郎禹滨和工部侍郎庞泽。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p>
“大明创建之初,艰辛无比,岂是今朝可比?三皇五帝育万民万物,其难何人能及?我们受君之恩泽,理应分担国忧。十年寒窗,本为济世安民。”</p>
“不应时势艰难、地理险峻或人心不齐,就放弃职守,敷衍了事。”</p>
禹滨与庞泽二人低头无语。</p>
无论是道理上,还是以任亨泰的品级,他们都难以辩驳。</p>
这时,工部尚书王儁出列道:</p>
“太孙,任尚书,工部绝非置百姓不顾,臣议毕即刻出城,前往积雪严重的官道督工,但现状严峻,臣不敢保证何时道路能畅行无阻。”</p>
紧接着,郁新也起身发言:“殿下,户部也紧急运了粮食于各地仓库,不下五万担,却受限于马车数量,无法再多。待工部疏通官道,户部即可迅速发放粮食。”</p>
“在此之前,为缓解江南江北雪灾,臣斗胆建议,动用杭州府仓与淮安府仓这两年储备的粮食,沿长江,运河,黄河分送沿岸州县。”</p>
言毕,郁新恭敬地垂首站立,目光悄然掠过上方坐着的朱允熥。</p>
大堂内,百官默默无言,一片寂静。</p>
郁新提议调动杭州府仓粮食,合情合理,那是每年交趾道税收所得,储于杭州以防万一。</p>
但涉及淮安府仓的粮草,则让人有些犹豫。</p>
那些粮食多是江南府县上缴,计划来年春季北送北平府,以解边关和百姓之急。</p>
部分经水路运往河北,陕西,部分则走海路直达北平。</p>
执行郁新的建议,意味着明年春季边疆的粮食供应将受影响。</p>
朱允熥手指轻敲桌面,眼神幽深,沉思许久。</p>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对于江南,江北的雪灾,诸位可有其他良策?”</p>
“殿下。”</p>
人群中一名官员起立,对朱允熥一鞠躬,说道:“当此酷寒之际,百姓最为急需的是取暖的木炭。年关将近,家家或许尚有余粮,无需担心饥饿。”</p>
“但哪怕食物略显紧缺,人们尚能设法应对。关键在于取暖的木炭,大雪封山,每户人家不可能储备足够柴火。”</p>
“若雪持续,被困的百姓将面临无炭取暖的绝境,极可能因严寒而丧命。”</p>
南方不同于北地,乡亲们很少会大肆砍伐山林,预备冬天取暖的木柴,毕竟江南多年难遇如此厚雪,很少想到会这么做。</p>
解缙挺身而出。</p>
“殿下早有筹谋,催办煤炭的文书每日飞驰,奈何道路险阻,费时颇多。”</p>
一直沉默的茹瑺这时起身发言:“殿下,列位大人,江南江北多少州县正与应天府同遭大雪,我们是否收到了地方报告,又是否有派员前往各地查实雪况?”</p>
翟善目光转向茹瑺回应:“除应天府,现已证实,常湖州,太平……均遭受类似雪灾。这十一地雪情严重,我担心今年的冬雪来势汹汹,直隶,湖广道等地或许也难以幸免。”</p>
言毕,翟善眉头紧锁,忧心忡忡。</p>
几乎整个江南财赋之地皆被雪灾笼罩。</p>
江南尚且如此,北方黄河流域的情况只怕更加不容乐观,翟善不愿也不敢多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