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雪大路滑,走慢一点(1 / 2)

一番话,既说明了情况,也不忘归功于上。</p>

朱允熥微微一笑,正当众人以为已经渡过了难关,准备放松时,他却又突然道:</p>

“各位都是大明栋梁,心系国家百姓。今冬雪灾已持续20多日,民间疾苦,诸位了解几分?”</p>

“本宫阅史无数,常见百姓困苦,遇此等灾年,往往卖儿鬻女,典房卖地,只为一口活命之食。今年,可有这样的悲剧发生?”</p>

言罢,朱允熥靠向椅背,静静地观察着面前的大臣们。</p>

原本稍感轻松的官员们顿时紧张起来。</p>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且不讨喜。</p>

种地,是大明多数人一辈子的活计。</p>

种地,念书,考科举,做官发财,置地,让人代自己种地。</p>

这是那些读圣贤书,走科举路的文官们的生活轨迹。</p>

一旦田产丰盈,他们便远离田间劳作,子子孙孙也如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的食利阶层。</p>

先是小家,再论国家。</p>

这道理,人人心里明白,却绝不会公然言说。</p>

而大部分人,往往只顾及到“小家”那一步。</p>

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冷讽。</p>

“本宫记得洪武24年冬,浙江那场大雪灾,朝廷随后在浙江尝试摊丁入亩,仅仅一年,浙江的税粮就增了300万担,各种商税也激增百万之多。”</p>

“而今,税收年年增长,百姓非但未哭穷,家里反而渐渐有了余粮、新衣和取暖的柴火。”</p>

浙江这两年的成绩,朝野上下有目共睹。</p>

特别是因征讨交趾,扩建昌华港,连带着钱塘港也兴旺数倍。</p>

每日吞吐的不仅是交趾的货物,更有两广,云南等数道的丰富商品。</p>

连西洋的商人们也纷至沓来,不仅光顾云平码头,钱塘港也是他们的必经之地。</p>

此刻,朱允熥重提浙江的旧事,文官们却面色紧绷起来。</p>

他们的眼神开始闪烁,显得不那么坦然。</p>

皇太孙此时提及往事,无疑是在影射当前。</p>

恐怕,接下来要揭露的是国朝的种种积弊了。</p>

大殿内,响起轻微的咳嗽声。</p>

朱允熥摩挲着白玉扳指,上面已有一道练习弓箭留下的凹痕。</p>

他的目光扫过朝中重臣。</p>

“大明辽阔,这话本宫已多次强调。”</p>

在东宫学堂,洪武24年就讲过。</p>

翟善等人在心中默默回忆。</p>

这两年,这些事也慢慢不再保密。</p>

朱允熥接着说:“但大明如此之大,怎么天灾一来,百姓就要忍饥挨饿,衣不蔽体,甚至妻离子散?各位爱卿,可曾细思考过?”</p>

他们思考过。</p>

却不敢说出口。</p>

文渊阁内,炭火正旺,官员们的头压得更低,无人敢在此刻发声。</p>

他们不仅想过,而且清楚地知道缘由所在。</p>

朱允熥轻哼道:“世人常言时势造英雄。从邹源,吴广起,此类声音就响彻云霄。但什么是时势?不过是朝廷无能,百姓食不果腹,连饭都吃不饱,百姓反抗又怎么了?”</p>

朱允熥语调平和,没有半点波澜,也不见怒意,仿佛只是在叙述一件寻常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