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1 / 2)

“咱们走!”</p>

一声大喝,众人打马,直奔北方。</p>

少年热血,往往不顾后果。</p>

可有些时候,或许也是能冲杀出一片天地。</p>

凉州,北昌城!</p>

叶枭、杨法明和韩琦坐在了一起。</p>

叶枭开口询问:“杨老科举之事,准备的如何了?”</p>

“考场人手,都准备的差不多了。</p>

至于考题,老夫以为,当选饱学之士,于暗室出题,由武王殿下挑选考题,选工匠刻印,而后封之,除武王殿下外,不可有人知晓考题!</p>

在这之中,要将工匠与出题之人,尽数监禁,至开考之日,再归还其自由!”</p>

杨法明继续道:“至于审阅卷子,必须着专人进行二遍抄录。所有卷子,由审卷之人,交叉阅审,最后从中选优!呈于殿下面前。”</p>

很明显,为了防止营私舞弊,他考虑了许多。</p>

叶枭微微一笑,说道:“杨老思虑周全,便按你说的办吧!”</p>

说话间,叶枭又把目光看向杨法明。</p>

“杨老觉得,这些官员,入了翰林院之后,该如何教诲?”</p>

这才是叶枭最关心的。</p>

此言一出,杨法明陷入了沉思。</p>

其实在此之前,他并未思考过这个问题。</p>

片刻后,他有些犹豫道:“在下以为,应当教导其圣人之言,使之精研学问,学习过往治国之案例。</p>

大抵便是这些,如有错漏处,还请武王殿下指出,老夫一定改进!”</p>

他当年在翰林院,学习的便是这些。</p>

在他看来,这种学习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p>

叶枭看向韩琦,笑道:“韩琦,你觉得呢?”</p>

“在下以为,当使这些学生学习殿下之政令政策体现出的整体含义!”</p>

韩琦沉声道:“圣人之说,固然重要,可其过于理想化!过假,过大,过空!世人有几人能有圣人之品行?</p>

哪个贪官污吏不是熟读圣贤之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