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1 / 2)

楚国,都察院。</p>

作为楚国类似大乾镇抚司的部门。</p>

有监察百官之能。</p>

传旨太监和一众侍卫从门口入内!</p>

刚入大院,传旨太监便尖声喊道:“陛下有旨,都察院卫尽忠接旨!”</p>

声音落下,院内一个男人快步跑出。</p>

他满脸笑容。</p>

“都察院副指挥使卫尽忠接旨!”</p>

“陛下有命,着卫尽忠前往燕州,调查清河县,民女姚兰一案,此去清河,无需督查他事,只查此案便可!”</p>

话音落下。</p>

卫尽忠双手伸出。</p>

“臣,卫尽忠,接旨!”</p>

太监将圣旨合上,交在卫尽忠手中。</p>

并未离开。</p>

卫尽忠也是个懂事的,接好圣旨。</p>

快步上前。</p>

借着身子遮掩,一张银票,已经递到了这太监手里。</p>

“李公公,一点心意,给公公和兄弟们喝茶。”</p>

这李公公偷眼一瞥,瞬间眼睛瞪大。</p>

这银票赫然便有千两!</p>

要知道,一般给塞些银子,百八十两已然了不得。</p>

他双目笑成一条缝隙。</p>

“不愧是小卫大人,这出手就是豪阔啊。”</p>

卫尽忠,出身楚国豪族卫家!</p>

别看年纪不大,但是一身修为,却是不低。</p>

而且家中豪富,这入了仕途,在朝中也多有人照顾。</p>

投身都察院,多立功勋。</p>

极得楚帝喜欢。</p>

甚至将楚国八公主下嫁给他。</p>

如今在都察院,任职副指挥使,虽然品阶不太高,这权柄,却是不小。</p>

见他收了银钱,卫尽忠咧嘴一笑。</p>

“敢问李公公,这案子是怎么发的啊?”</p>

“菩提寺主持,悟通禅师,今日入宫,向陛下告了御状,提及此案,陛下便下旨,让小卫大人去查。”</p>

听闻传旨太监之言。</p>

卫尽忠双目微眯。</p>

“那陛下可还有其他嘱咐?”</p>

“没有了。”</p>

“真没有了?”</p>

“真没有了。”</p>

李公公笑道:“陛下若是有吩咐,我岂能不告诉小卫大人?”</p>

“哈哈哈,那就恭送李公公了!”</p>

卫尽忠躬身施礼。</p>

传旨太监和一众侍卫离开。</p>

等人离开,顿时有近卫靠前。</p>

“大人,咱们要准备走吗?”</p>

卫尽忠一脸无所谓:“走?急什么?陛下不是传旨听经了吗?等到时候再走就行,这案子,又不着急。</p>

再者说,薇儿马上便要过生日了,等生日过了再去也不迟!”</p>

楚薇,正是楚国八公主,他的老婆!</p>

那探子有些犹豫,轻声劝道:“小卫大人,这毕竟是陛下亲自下旨的案子...怎能不着急?”</p>

此人乃是卫尽忠嫡系,亲近之人。</p>

卫尽忠微微一笑:“你想啊,陛下在旨意中说的什么?</p>

只查此案,不纠其他!那是什么意思?</p>

就不是彻查!也不是严查!</p>

既然彻查严查都不是,那不便是面子活?</p>

此案乃是那悟通禅师入宫检举,于情于理,于陛下面子,总归是不能不管不问!</p>

走个过场罢了。</p>

要不说你没脑子,你要真是去把事情查的一清二楚,陛下未必会开心!”</p>

官场之人,许多都是八面玲珑。</p>

一言一句,稍有提点,便能明白其中意味。</p>

这卫尽忠,无疑是此道中人。</p>

近卫听明白了,咧嘴笑道:“那悟通和尚,也是多余,他一个江湖人士,出家之人,何必趟这趟浑水?”</p>

“谁知道呢?走,不当值了,出去买些胭脂,回去送与我那夫人!”</p>

“得嘞,小的去准备马车!”</p>

夏国,皇宫之中。</p>

周明阳此时无比兴奋,在姬凰曦面前侃侃而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