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时期。</p>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匡美也没了,德昭和德芳也没了!你安心了?”赵弘殷指着自己的妻子没好气的问道。</p>
杜氏也没想到,就因为自己的一句临终遗言,竟然会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们落得这样一个下场。</p>
骨肉相残、自相残杀,她泪流满面,嘴里喃喃:“不应该,为什么会这样!匡义,匡义明明是个仁善的好孩子!”</p>
宋太祖时期。</p>
“赵光义!”赵匡胤怒不可遏,这都是他的儿子,他一生只得了四个儿子,活下来的只有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自己对他们很严厉,但是这都是他的命根子!</p>
现在两个孩子都被自己的弟弟给弄死了,这让他怎么接受的了!</p>
赵匡胤拿着鞭子就是一阵乱抽,赵光义的嘴被堵着不能发声,疼的身体都弯成了虾米,涕泪同流。</p>
【这一次的战争失利,还差点让赵光义驾崩在战场上,这一下子彻底的吓住了赵光义。】</p>
【但是赵光义还是觉得不服,他的哥哥赵匡胤都可以次次御驾亲征,并且每次都能得到胜利,他为什么不行呢?明明北汉战争的时候,他御驾亲征效果也是很好的!】</p>
【大宋与辽国的联盟关系彻底破裂,此后一年间,辽国不断地出兵袭扰北宋的边境,在满城、雁门关、雄州(瓦桥关)等地多次与宋军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只不过这个时候,就变成辽国进攻,北宋防守了。】</p>
【瓦桥关之战后,内心依旧渴望超越赵匡胤的赵光义想要再次御驾亲征,但是高梁河之战的战况实在是凶险之极,大臣们也都担忧皇帝的生命安危,所以这次的提议被李昉、扈蒙等人劝阻,本来赵光义都已经走到了大名府,最后还是班师回朝了。】</p>
【此后,赵光义再也没有御驾亲征过。】</p>
{嗯,按照赵光义的个性,我有点怀疑这是他演的双簧!}</p>
{楼上什么意思?}</p>
{还能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赵光义其实本来就不想御驾亲征了,这次额只是让大臣们劝阻他,还有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不去打仗呗!}</p>
{这个也确实有可能啊,毕竟当初高梁河之战,赵光义逃得那么快,还差点死了,总应该有点自知之明了吧?}</p>
{赵光义不能御驾亲征,又想要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这不就坏菜了!}</p>
{?他还能出什么幺蛾子!}</p>
{没听说过赵光义的另一个称号吗?他可是号称微操大师!}</p>
{微操?不会也是像雍正那样,喜欢给军队指手画脚吧?}</p>
{楼上还是太年轻啊!实际情况可是比这还要离谱!}</p>
康熙年间。</p>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一下再次看向了四贝勒,不,这个时候应该称呼他为雍亲王了,看向雍亲王胤禛。</p>
尤其是之前一起抢皇位的那些个兄弟们,戏谑的眼神那是挡都挡不住。</p>
胤禛被看的浑身不自在,要不是他还谨记当初康熙的教诲,早就跟这群兄弟们打一架了!</p>
不对,他,他好像打不过!怎么办?</p>
胤禛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自家十三弟,胤祥也刚好看向自家四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