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 章 五胡十六国1(2 / 2)

嬴政可不觉得这三个秦和他大秦有什么关系,只是都沾了一个秦罢了。</p>

汉朝的皇帝也明白了这个成汉和大汉朝八竿子打不着。</p>

只是刘邦心里到底是不得劲的,看着大汉之后没多久就分裂成这样,心中又如何能好受?</p>

刘彻呢,如今的中原地区会变成四分五裂,心里就烦躁,也是越发不待见司马家。</p>

刘秀现在也只能是寄希望汉末的刘备他们能成功,一定要再造汉室啊,这样百姓们也能免受苦难。</p>

刘备不知道前面有人念着他,但不管是他还是诸葛亮、项羽、赵云他们,都会坚守内心。</p>

同他们一样的还有曹魏、东吴的英雄豪杰们,打归打,但他们想要的也是统一啊,没有人希望日后会变得分崩离析。</p>

正处在这个混乱时空的百姓们眼神绝望的看着光幕,大家也明白了大分裂不会短,但还是希望有人能来帮帮他们。</p>

后面朝代的观众们也在唉声叹气,提到这段时期,很多人除了沉默叹息,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p>

{现在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十六国。</p>

1、成汉(304年—347)。</p>

其开国之君是氐族人,李雄。</p>

由于西晋末年,兵祸加上连年大荒,关中百姓们没吃的成了流民,就想去汉川讨口吃的,其中就有李特兄弟。</p>

到了四川,李特被推选为首领,带人率先立起了山头。</p>

不过呢,李特没坚持多久就战死了,他的弟弟李流继续带人作战,结果第二年也病死了。</p>

然后就是李特的儿子李雄成了首领。</p>

304年,李雄攻下了成都,自封成都王,两年后称帝,国号就叫成。</p>

334年,李雄病死了,安排器重的侄子李班继位。</p>

同一年,李班被李雄的儿子李期兄弟杀了,李期继位。</p>

338年,李期被他叔爷爷李骧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叔李寿杀害。</p>

李寿登基后,把国号改成了汉,但他奢靡无度,百姓苦不堪言。</p>

343年,李寿驾崩,他儿子李势继位,比他爹有过之无不及,不仅是贪财好色那么简单,他还杀人夺妻、残害大臣...致使人人自危。</p>

4年后,东晋大军伐汉,李势投降,成汉灭亡}</p>

各时空的老百姓们都巴不得赶紧灭亡了才是好事,大一统看多了,没人喜欢分裂,更何况皇帝还是个暴君,要是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各时空的老百姓们加起来都能杀了他。</p>

诸葛亮握着纸笔陷入了思考,坚持不久的这些政权,基本上都不乏各种问题,他得好好想想,这一世要走出历史。</p>

至于三国时期的巴蜀百姓们更是恨急,刘禅更是气鼓鼓的,“投降就完了?怎么不把他给宰了。”</p>

……</p>

{2、前赵(304-329)。</p>

也叫做汉赵,开国之君是匈奴人刘渊。</p>

304年,刘渊以复汉为名,追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刘邦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p>

刘渊死后,长子刘和继位,结果被他庶弟刘聪篡了位。</p>

刘聪死后,他儿子刘粲(can第四声)继位,但不久被外戚权臣靳准发动政变咔嚓了。</p>

中山王刘曜、也就是刘渊的堂侄出兵平定了靳准,登上帝位,把国号改为了赵。</p>

329年年初,刘曜被后赵的开国之君石勒俘虏杀害。</p>

同年9月,后赵的石虎杀了前赵太子刘熙及百官,前赵自此灭亡}</p>

刘邦摸着下巴很疑惑,难不成他和刘渊还有什么渊源不成?还是说这家伙只是单纯的想利用大汉的名头称帝而已?</p>

想不明白的刘邦也懒得想了,不管是不是有渊源,但好处得了就是。</p>

汉朝的其他皇帝们也闹不准这刘渊是不是和什么亲属关系,但反正管他呢。</p>

刘禅呆呆愣愣的,这个叫刘渊的匈奴人竟然还给他追封了,咋就这么不敢相信呢。</p>

老百姓们都看习惯了,只觉得这些政权,内部都杀来杀去就跟切西瓜似的,那是真的毫不留手。</p>

{3、后赵(319—351),国祚是33年。</p>

开国之君是羯族人石勒。</p>

石勒驾崩后,其次子石弘继位,但大权都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掌控。</p>

334年,石弘被迫禅位给石虎,不久石弘就被杀了。</p>

至于石勒的妻妾子孙也被石虎杀光了。</p>

349年,石虎正式称帝。</p>

石虎这个人极其残暴、同时荒淫无道,百姓们生活是水生火热。</p>

但也在他称帝这一年,石虎病死了,他的儿子们为了皇位互相残杀。}</p>

老百姓们看得心里发颤,底层人活着都不容易了,实在是最怕遇到这样的暴君,看见他病死了,不少人是纷纷叫好。</p>

而后面朝代,一些知道这段时期历史的,还有不少人对石弘感到可惜。</p>

“这少帝啊,史书上说他仁义孝顺、温良谦恭,可惜了。”</p>

“这遇上石虎这样的狡诈之辈,人太单纯了就斗不过啊。”</p>

......</p>

{石虎的养孙冉闵权倾朝野,还颁布了诛胡令,大量胡人被杀。</p>

350年,冉闵夺取帝位称帝,改国号魏,杀了石虎的子孙三十多人。</p>

同时,石虎的儿子石祇(zhi第一声)也称帝,两人之间爆发内战。</p>

第二年,石祇就被部下刘显杀死,后赵灭亡。</p>

至于冉闵,352年和前燕开战,寡不敌众被擒,在遏径山被斩杀。</p>

现在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p>

老百姓们议论纷纷,谁能想到这冉闵才登基了两年,人就没了,这些政权的更新换代实在是见过少的,但没见过这么短的。</p>

正处在这段时期的百姓们,是最为痛苦的,为了活命四处逃难迁移,但却难以找到一个地方是安全的。</p>

东晋的大臣们,看着光幕也很沉默,一场八王之乱,引发了中原士族的南逃,提起来都没脸,如今的确对他们这些人而言没什么影响,但依旧有汉民还在北方啊。</p>

尤其是知道各朝代都在看光幕后,东晋百官脸都红了。</p>

王羲之心中五味杂陈,终究是他们辜负了。</p>

谢安沉默了很久,还是需要统一才行,只是如今的晋朝,想要完成难度不是一点半点儿。</p>

(/77082/77082892/1455276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