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 章 五胡十六国2(2 / 2)

396年,慕容垂病死,慕容宝登基。</p>

北魏出兵攻打后燕,后燕被击败腰斩一分为二。</p>

南边的还是慕容,是南燕;</p>

后燕皇室逃回了龙城,结果被冯跋政变推翻,先是拥立了慕容宝的养子高云,结果两年后高云莫名其妙被宠臣所杀,冯跋就自己做了皇帝。}</p>

各时空,老百姓们也是看懂了,当然对于大一统时代的百姓们而言,万分庆幸,然而一想到生活在这段时期的后人/祖宗,就显得沉默了,在这么乱的世道下,很难想象他们该怎么生存。</p>

东晋的君臣也在看着光幕,心思各异。</p>

{11、北燕(407—436年),国祚28年,开国之君冯跋。</p>

冯跋病死后,太子冯翼被冯弘宫变逼死。</p>

冯跋其他的一百多个儿子也被冯弘杀死。</p>

冯弘篡立。</p>

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p>

各时空的百姓们都懒得吐槽了,这一个篡一个的,简直印证了皇帝轮流做。</p>

帝王们则是从这些王朝政权的灭亡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些都是以后皇子皇孙们的学习内容。</p>

{12、南燕(400—410),国祚11年,开国之君是前燕慕容皝的幼子慕容德,同时慕容德还是原来后燕宗室范阳王。</p>

297年的时候,北魏不是出兵击败后燕嘛,自此后燕分南北。</p>

398年,慕容德先是自称燕王,400年,改称皇帝,五年后病死了。</p>

其侄子慕容超上位。</p>

409年,东晋出兵北伐,南燕灭亡}</p>

各时空终于是再次看到东晋出兵了,尤其是一想到罪魁祸首是八王之乱导致局面不可控,各时空观众们更是气得只想骂人。</p>

曹操背着手,眼神冷冰冰的,“司马懿这老家伙倒是能活,苟得住,连带他的后代也一样,疆域都丢了那么多,实属可恨。”</p>

刘禅叉着腰怒气冲冲,他倒是希望曹叡那家伙能把司马家给斗倒了好,瞧瞧东晋的版图都缩小了那么多。</p>

蒋琬提醒道:“陛下,曹叡命薄,其他人靠不住,所以啊,你还得立起来,为了天下苍生啊,现在丞相和先帝他们都在另一个时空看着你。”</p>

董允也附和着,“是啊,陛下,等你干好了,大概有机会抽中,找系统给你传个话给先帝和丞相。”</p>

刘禅听得眼睛都亮了,感觉浑身都是劲儿,“那我肯定是好好干。”</p>

司马炎抿嘴,东晋到底是谁带着人马跑南边去建立的,他还没搞清楚,气死他了。</p>

东晋众人,谁都知道统一好,但内部人心不齐,有人只图眼前的安稳,对于一心为国为民的无疑是极其痛恨的。</p>

祖逖握紧拳头脸色很难看,他想要北伐,然而当今天子并不支持,北伐难成,他理解后世的岳飞辛弃疾,因为自己同他们惺惺相惜。</p>

{13、前秦(351—394),国祚46年,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开国之君是氐族人苻健。</p>

351年,苻健登基,定都长安,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p>

东晋出兵讨伐前秦,都被失败了。</p>

苻健死后,他儿子苻生继位,然而他荒淫无度。</p>

于是苻坚杀了苻生,自立大秦天王。</p>

苻坚在位期间知人善用,他还提倡儒学,培养人才...各种措施使得前秦政治清明、国势大盛,和东晋相对峙。</p>

前秦的汉化改革也是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p>

384年,苻坚被后秦将领俘虏,誓死不交出玉玺,被缢死。</p>

394年10月,前秦末帝苻崇被西秦军杀,前秦灭亡。}</p>

不少百姓们都有些唏嘘,好不容易看到个还不错的君主,但结局显然不怎么好啊。</p>

当然对于东晋的一些人士而言,被光幕点出兵败,多少有些脸热,那些看不上异族王朝的大臣,现在也不得不正视,也有厉害的人物。</p>

{14、后秦(384—417),国祚34年,开国之君是羌族人姚苌。</p>

苻坚在淝水兵败后,羌族的姚苌就背叛了前秦。</p>

384年,姚苌自称万年秦王,两年后在长安称帝。</p>

姚苌去世后,他儿子姚兴继位,姚兴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他还推崇佛法和儒学,对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做出了贡献。</p>

他死后,太子姚泓继位,皇室内部爆发内战。</p>

417年,刘裕攻破了潼关,姚泓投降,但全家被刘裕处死,嫡系一脉几乎诛灭殆尽,后秦灭亡}</p>

刘裕一点都不在意后世怎么说他,他在意的是自家后代出现了昏君,实在是每每想起都叫他肝疼。</p>

民间,也有人觉得刘裕太狠了,怎么说人都投降了,当然也有认为成大事者不应该心软的。</p>

{15、西秦,两次立国,国祚37年。</p>

开国之君是鲜卑人乞伏国仁。</p>

400年时被后秦灭国,409年再次复国。</p>

431年被夏灭亡,一共灭了两次。</p>

16、夏(407—431),国祚24年。</p>

开国之君匈奴人赫连勃勃,也是十六国中最后出现的政权。</p>

407年,赫连勃勃背叛后秦自立,自称天王,因为他认为匈奴是夏启的后代,于是国号叫夏。</p>

431年,夏末帝赫连定被北魏的属国土谷浑俘获,送到北魏后,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夏灭亡}</p>

大禹:??启的后代?</p>

夏启:…他不知道呀。</p>

对于看热闹的百姓们来讲,虽然脑子里过了一遍十六国政权,但转头又会忘记倒是真的。</p>

有做记录的人还好,记不住的时候翻出来看两眼。</p>

学渣们抱着笔记略松了口气,记倒是记下了,但是脑子里还有些茫然,噢,十六国都有那些来着?</p>

刘彻撇撇嘴,这些个分裂势力,他根本就看不上好伐,即便是大一统的王朝都不见得有几个是能被他正眼相待的。</p>

{以上十六国是和东晋并立的,十六国灭亡后,也就是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年)。</p>

从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p>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朝。</p>

北朝则是承自十六国。</p>

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581年,隋灭北齐后统一北方。</p>

之后隋将南朝也灭了,这段大分裂时期结束,全国再次得到了统一}</p>

光幕下</p>

看到终于实现统一了,不少观众都是高兴的,更有不少人在夸隋文帝,尤其是老百姓们,没有人喜欢大分裂。</p>

嬴政看完也是松了口气,实在是太乱了,统一好啊,他可不想再看到这种了,当然,他也记得后面还有个五代十国,唉。</p>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现在多少是忐忑迷茫的,这一世什么都变了,他们的未来会如何、究竟谁能先统一,一切都是未知数。</p>

孔子嘴里低喃着‘统一’二字,随即沉沉叹了口气,统一势不可挡,终究这片土地都会成为一家人。</p>

杨坚坐在龙椅上看着光幕,心中还是高兴的,但想到儿子又郁闷了,自己好不容易才实现的大一统啊,结果就被败光了,败家子啊败家子。</p>

隋朝的百姓们有些老一辈的人就是从乱世活过来的,想起曾经那段岁月,那真是说者流泪,闻者悲伤,根本无人想要提起,每说一次都是在揭伤疤。</p>

李世民轻声叹息,想到安史之乱、想到十国,他要做的太多了,河北那一带也要处理好,不然矛盾日益积攒下去,早晚也会出问题。</p>

(/77082/77082892/1449308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