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陛下已经颁下诏书,取消百姓户籍和路引,以后不再区分农户匠户和商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p>
李建泰脸色更加难看,摇着头说道:“见状胡闹,胡闹!”</p>
范景文笑着道:“李公慎言啊,这都是陛下的意思。”</p>
李建泰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大明没有被李自成打垮,却要自己把自己搞垮了!”</p>
说完之后,起身就走。</p>
范景文赶忙喊道:“李公喝完茶再走啊!”</p>
“不喝了!”</p>
李建泰走出工部衙门,思索片刻,并没有回礼部,而是直接出宫门回家。</p>
“老爷,您回来了。”</p>
管家李福迎上来,忙前忙后招呼。</p>
李建泰说道:“让新儿过来!”</p>
李福闻言,如实说道:“少爷没在家。”</p>
李建泰皱眉道:“他又去哪了?”</p>
“这个,这个……”</p>
“说!”</p>
李福只好说道:“去赌坊了。”</p>
“你现在带人过去,把他给我叫回来!”</p>
“是!”</p>
半个时辰后,李新跟着李福回到家。</p>
“父亲,您怎么回来了?事情问的如何了?”</p>
李建泰摆了摆手,李福赶忙招呼下人离开。</p>
李新见状,有些不解,说道:“父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p>
“你还知道出事?”</p>
李建泰训斥一句,然后说道:“我来问你,你手底下那几个石材厂,价格是不是比市面上要高?”</p>
李新笑着道:“父亲莫要玩笑,若价格定的低了,咱们如何赚银子?”</p>
“你别废话,究竟比市面上高多少?”</p>
“石材和青砖,大概……高了五成吧,木料大概高了八成,琉璃瓦多些,两倍。”</p>
“两倍?你胆子可真大!”</p>
李新却很疑惑,说道:“以前都是按这个价格走的,没什么问题啊!”</p>
每当朝廷大规模动工,比如翻修宫殿,主要需要的原料是石材、青砖、木料和琉璃瓦,李建泰身为礼部尚书,当然不会直接参与到这些生意中,于是让他儿子李新出面,搞了些石材厂,砖瓦厂,还兼顾有木料和琉璃瓦生意。</p>
这些年来,只要工部出预算,到了采买原料环节,都会落在李新的铺子。</p>
因为礼部主管礼仪,无论修宫殿还是陵寝,只有经过礼部核准,工部和户部才能继续。</p>
李建泰利用自己的身份,只需要稍微点拨几句,那些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p>
因此,李新手中的铺子价格高些,甚至直接翻倍,却从不愁生意,而且都是大生意。</p>
崇祯皇帝日理万机,每天要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外有建奴鞑子,不可能亲自去过问这种小事,没想到,此番修建忠烈祠,竟然还就亲自过问了。</p>
(/52462/52462563/1171034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