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剥皮揎草,凌迟处死,即刻行刑!(上)(1 / 2)

翌日。</p>

朱祐樘换好朝服,前往奉天门上朝。</p>

自从上次先帝毒杀案后,朱祐樘便把原来的三日一朝,改为了十日一朝。</p>

此举令百官为之庆贺,少见朱祐樘一面,京城的文武百官们,都感觉自己能多活几天。</p>

朱祐樘来到奉天门,立刻便有的司礼监的小太监唱礼。</p>

“皇帝驾到!”</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朱祐樘坐上龙椅,俯视朝中百官,语气冰冷地没有一点感情。</p>

“平身。”</p>

“谢陛下!”</p>

满朝文武起身后,朱祐樘并未宣布文官们有事上奏,而是直接点名内阁首辅徐溥。</p>

“徐阁老,说说吧,内阁最近在忙些什么。”</p>

徐溥被突然的点名,弄得有些猝不及防。</p>

但多年的为官经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手持笏板出列,恭敬地对朱祐樘行礼。</p>

“回陛下,内阁认为当今《大明律》律行既久,条例渐多,很多条例判决已经脱离实际。”</p>

“故请愿重修一部《大明会典》律法,代替《大明律》。”</p>

内阁要修宪这件事,暂时只有朱祐樘和内阁的几位阁老,六部的几位尚书知道。</p>

满朝文武,都还不知道这个劲爆的消息。</p>

徐溥本来准备,等到内阁联合翰林院,将这部《大明会典》修好之后,再昭告天下。</p>

但朱祐樘突然在朝廷上面这么一点,徐溥便知道朱祐樘这是要正式向文武百官,宣布修宪之事了。</p>

于是,徐溥顺势就将这件事说了出来。</p>

果不其然,此举立刻便让朝堂震动,众多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件事。</p>

话都说到这了,徐溥也不藏着掖着了,干脆继续说道。</p>

“回陛下,律法修纂需耗费大量时间,所以在新法正式编成之前,臣请出台一部《问刑条例》,用做临时过渡法案。”</p>

“内阁现已有临时草案,不日便可请陛下过目。”</p>

“善!”</p>

朱祐樘微笑着点了点头。</p>

顿时,朝堂上额度文武百官们看向徐溥的目光,都变得炽热了起来。</p>

“徐首辅这是……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我等请命啊!”</p>

“徐首辅这是想效仿建文四君子,造福天下官员啊!”</p>

“我辈能有徐阁老为首辅,真是我辈之幸!徐首辅真是经天纬地的大才!”</p>

“徐阁老德高望重,志虑忠纯,是会被传颂千古的能臣,重臣,忠臣啊!”</p>

“……”</p>

所谓的建文四君子,就是朱允炆称帝时,全力支持他的四大文官,分别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p>

朱允炆的登基诏书,就是方孝孺写的。</p>

废除《御制大诰》,也是这几个文官的意思。</p>

朝中百官们,光听这几句话,便很快明白了过来。</p>

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着徐溥,此刻徐溥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直追于谦!</p>

朱祐樘看了身边的汪直一眼,汪直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恭敬行礼。</p>

“启禀陛下,臣有要事启奏。”</p>

“准奏。”</p>

“是,陛下。”</p>

“瑞安伯王源,崇善伯王清,右军都督府右都督王浚三人,侵占民田达三十万亩。”</p>

“顺天府府尹张海,行贿受贿,说钱过事,涉案银两达数千两。”</p>

“几人均已下狱,等候陛下审判。”</p>

“押上来!”</p>

“是!”</p>

汪直一挥手,便有数名西厂的番子,押着两个官员走了上来。</p>

没人敢疑惑为什么明明抓了四个人,却只押了两个人上朝堂。</p>

而且这两人的模样虽然狼狈,但身上并没什么明显的伤口,算是被抓进西厂大狱后,过的比较好的犯人了。</p>

两个人哆哆嗦嗦地跪在朱祐樘面前,浑身颤抖,自知已是必死的结局,连求饶的话都喊不出来。</p>

汪直展开密信,念着王源和张海完整的罪名。</p>

“瑞安伯王源,侵占民田三十万余亩,打死打伤静海农夫,共七十六人,强抢民女十六名,私自受贿……”</p>

“顺天府府尹张海,收取贿赂一万三千两白银,五名小妾,十三间房屋,同时贿赂朝廷官员,说钱过事……”</p>

西厂给两个人罗列的罪名很多,但比起之前朱祐樘处理的那些官员来说,这些都还算是轻的。</p>

但朱祐樘依然耐心听完了,西厂所罗列的罪名。</p>

最后,朱祐樘看向朝堂百官,语气淡漠。</p>

“各位卿家听听,一个顺天府府尹,一个瑞安伯。”</p>

“他们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就敢犯下这些罄竹难书的罪行。”</p>

“那在朕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这样的官员?还有多少这样的勋贵?”</p>

“朕自登基以后,便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和皇亲国戚。”</p>

“朕以为,这些官员勋贵的死,能震慑住之后的官员。”</p>

“彻底杜绝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之事!”</p>

“但朕还是小觑了你们这些官员的胆子!”</p>

“从朕登基开始,次次杀,回回杀,都止不住这贪赃枉法的口子。”</p>

“贪赃枉法之事,屡禁不止!”</p>

“朕深深感觉到,贪污之习,已深深刻入大明官员的骨子里了。”</p>

“不下决心刮骨疗毒,不能救这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明朝廷!”</p>

“朕思前想后,觉得是因为这《大明律》中的律法,实在过于仁慈,不能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p>

“所以朕便有了修宪之意,同时令朕欣慰的是,徐阁老的想法和朕不谋而合,理当嘉奖。”</p>

“但如何修改条律,却让朕冥思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