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1 / 2)

盘踞京城天空的乌云逐渐散去。</p>

恐怖的天象将整座城上至达官勋贵,下至黎明百姓吓的瑟瑟发抖。</p>

一时间,京城谣言四起。</p>

懵里懵懂的人在各种版本的谣言中糊里糊涂。</p>

手眼通天的人则将探听到的“真相”快速传递。</p>

天上的翻滚的乌云散去,但城内的汹涌的暗流才刚刚开始。</p>

魏武突破至外劲一品,无异于在原本就不平静的漩涡中丢下了一枚炸弹。</p>

使得暗流更加汹涌。</p>

……</p>

翌日,杨府。</p>

杨所修、杨维垣各自捂着脸,大眼瞪小眼外加咬牙切齿。</p>

不为别的。</p>

就为昨天在御史台衙署外面各自挨了金三河那一大嘴巴子。</p>

过了一天了,五道杠不仅没有消肿,反而是肿的更大了,半边脸就跟个冬瓜似的。</p>

两人今天碰头,就是商量怎么对付金三河。</p>

那一巴掌,不能白挨。</p>

但在这之前,他们必须搞清楚,金三河为什么敢对他们动手。</p>

身为朝廷命官,还是出自翰林院那种皇家文院,骂一句脏口都算是出格的行为,当街打人,简直骇然听闻。</p>

事情反常必有妖。</p>

昨天虽然撂下狠话,要嫩死金三河。</p>

但真要动手,两人却泛起了嘀咕,因为搞不清缘由,担心有坑。</p>

再一个就是报复的方式。</p>

拳加相加肯定不行,那王八蛋两大嘴巴子的力道不是一般的猛,牙都给打飞了,真打起来未必打得过。</p>

上折子参他也不太好使。</p>

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的芝麻小官,他俩平时压根就没兴趣关注,手头也没有金三河的黑料,只知道他是辽东人。</p>

至于打人这桩罪,翰林院编修当街打人,谁信?</p>

党争这几十年,专整人黑料的御使大夫,信誉早就败的差不多了。</p>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你不需要什么实证,只需要听到风声,就可以参别人一本,不用付任何责任。</p>

时间一长,有信誉就见鬼了。</p>

御史台说是独立于六部之外,其实早就沦为党争漩涡的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