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红薯是小麦产量的二十倍,美洲在哪里?(2 / 2)

猪猪表示现在就恨不得杀进什么菲律宾,把番薯全部带回大汉生根发芽大面积种植。</p>

“来人……!”</p>

“吩咐下去,不惜一切也要造出坚固下海的船舱!”</p>

“是!”臣子们个个兴奋不已。</p>

……</p>

唐朝。</p>

如此恐怖产量粮食,大唐若是有此宝贝,百姓不止能家家吃饱饭还有余粮。</p>

得此宝物,大唐经济将空前发展壮大!</p>

李世民兴奋的团团转,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个个像是吃了什么亢奋药。</p>

巴不得现在就飞去菲律宾带着番薯回来。很快大家便开始商议起出海一事。</p>

而加固船舱则是工匠们紧要的任务,出海不知奔赴多远,打造坚固的帆船是一定的。</p>

唐代是中国古代造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p>

根据《旧唐书·韦坚传》等记载,唐代有大量的船舶用于漕运、商业和渔业。</p>

漕运船主要用于从江南到洛阳、长安的水路运输。商船则用于远途贸易,而渔船则满足了近水居民的生活需求。</p>

这一时期,造船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船舶的种类和用途也更加多样化。</p>

唐宋时期的造船业和航运业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大量的船舶被制造出来,而且造船技术和船舶设计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p>

……</p>

明朝。</p>

“为何郑和下西洋没带回来此宝贝!?”</p>

明太宗朱棣看的那叫一个肉痛,有种错过一百万的感觉,他颇为气恼地质问。</p>

郑和吓得赶忙跪地,他慌忙解释:“陛下,臣出海国家从未见过此等粮食!”</p>

“臣见过的都带回来进贡了!我也不知为何……”郑和小心翼翼说道。</p>

“产量二十倍的粮食啊!我的老天爷!”朱棣有些恨铁不成钢,自顾自说道。</p>

这番薯还是在明朝后期传入国内的,说明番薯永乐年间现在就已经存在。</p>

有了番薯,他想的都不敢想大明得多有钱!</p>

诸天万界激动的心情,然而在下一秒瞬间被泼了盆凉水似的。</p>

只见天幕评论区滑动,有一人在评论区问道:【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没有带回来红薯?】</p>

时锦初看见评论内容,点击键盘回复他道:【红薯原产地在中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带到了菲律宾。】</p>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红薯还在美洲呢。】</p>

【红薯、土豆、玉米、辣椒等是美洲特产。西葡两国大航海传播世界各地,郑和下西洋要早近一个世纪。】</p>

原来激动热切的帝王与大臣们瞬间心凉一片。</p>

注意力都在番薯身上了,他们没有细想过殖民统治是什么?</p>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结于科普视频和评论前后,他们再通过字面意思,便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p>

殖是繁殖,孳生之意。</p>

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p>

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p>

诸天万界虽是没有得出如此详细结论,但也大致得出应该是叫西班牙的国家,入侵或是掠夺菲律宾。</p>

最后把当地粮食引进菲律宾。</p>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他们只在意西班牙、美洲在哪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