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赵佶两个大艺术家在这边聊着,孩子们在另一边认真作画写字雕刻,或者做别的艺术品。</p>
这时,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楼上磨刀霍霍。</p>
俩人从医务室前的传送点来,到了休息室,看到休息室里那些宋锦、香云纱、漆盘、汝窑瓷器,气不打一处来。</p>
黑胖白胖两兄弟举起几个汝窑瓷器,想摔坏,又舍不得。</p>
重新把汝窑瓷器放回到桌子上,更气了怎么办。</p>
杨坚和朱元璋、朱棣等几个老六还在拱火。</p>
“沈老师说现代好多人都以为天青色是赵佶首创啊,就是因为赵佶时期汝窑出品的天青色瓷器啊。”</p>
“瞧瞧,这多好看。</p>
首创天青色的柴窑失传了,天青色不就是汝窑的了?”</p>
“之前柴荣送柴窑来给沈老师的时候,我有幸看过两眼,汝窑天青色比起来是差一些,不过也很好看了啊。”</p>
“不愧是大艺术家赵佶的审美啊!”</p>
……</p>
赵匡胤和赵光义听不下去了,兄弟俩一起走进户内电梯下楼去。</p>
此时赵佶和李隆基刚好聊完。</p>
李隆基拿着一本笔记本,见到赵匡胤和赵光义,冲着兄弟俩笑了笑,就上楼去了。</p>
赵佶看着眼前这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不过皮肤一黑一白的俩人,马上猜到这是谁了啊。</p>
教孩子们写字画画的时候,他早就知道自己老祖宗来了。</p>
“太祖爷爷,太宗爷爷,我是大宋第八个皇帝,赵佶,子孙后代给两位行礼了。”</p>
“嗯嗯,你起来。”赵匡胤压着怒火叫一脸得意的赵佶起来。</p>
赵佶挺直了腰杆。</p>
“太祖爷爷,太宗爷爷,我会继续努力的。</p>
我今年登基第十五年了,终于结束了从爷爷那一代开始的党争了。</p>
不过我做得还不够,我还得继续努力,还请太祖爷爷和太宗爷爷指点指点我。”</p>
说这些的时候,赵佶的腰杆子是真的挺得很直啊。</p>
党争剧烈的那些年,新党上台就大搞变法。</p>
旧党上台又弃用变法,重新启用旧制。</p>
新党上台就富国强兵,拓边打仗,磨刀霍霍向他国。</p>
旧党上台就战略收缩,送钱割地,光是高太皇太后执政时期,就把新党王安石变法时期打下来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又割还回去给西夏了。</p>
朝廷如此朝令夕改,反复横跳,哪里只是新党旧党相争?</p>
这种相互争斗内耗,消耗的也是老百姓啊。</p>
每一次新旧党替换,都会折腾朝野上下一回,老百姓也是被折腾得够呛的。</p>
也是皇帝权利不够集中的一种体现。</p>
毕竟自从宋仁宗开始重用变法派范仲淹开始,大宋的皇帝都是站在新党那边的,都在努力整改王朝积弊……</p>
最后都失败了。</p>
不是失败于变法,而是皇帝的权利也压制不了以文官士大夫为代表的旧党。</p>
很多次,都迫于守旧派士大夫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变法。</p>
可到了赵佶时期,他终于把王朝的最高权力握在手中,党争没有了,也不怕新党旧党彼此争斗导致的朝令夕改折腾老百姓了。</p>
他确实有在赵匡胤和赵光义跟前直起腰杆子的资本。</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