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东汉要解决的大问题(2 / 2)

到你们后汉,世家崛起, 成了新的贵族。</p>

讲道理,很多特质上,世家和贵族都差不多的啊。</p>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真不是从曹丕那一代开始的。</p>

你自己琢磨。</p>

任何历史只单独挑出来看,不联系前因后果尤其是前置条件,那都是耍流氓。”</p>

曹操一同分析。</p>

这倒也不完全为了洗曹丕大力推行九品中正制,也是事实啊。</p>

任何历史,确实不能不联系前因后果就单独挑出来看啊。</p>

比如刘肇亲近宦官这件事,这就不能单独挑出来看。</p>

单独挑出来看那就是刘肇不对,抛开前因后果去看待问题,就失去了客观性了。</p>

“我……”刘秀依旧难以抉择。</p>

“其实这个,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难。”这时候,刚才一直不说话的刘肇开口了。</p>

“嗯,肇儿你说。”</p>

“凭什么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只对我们刘氏皇族用?</p>

能不能想出来一个针对世家大族的推恩令? ”</p>

刘肇一番话,让老刘家几个老祖宗都瞪大了眼看他。</p>

针对世家大族推恩令?</p>

这确实是个好方法。</p>

如此一来,既不用像吕雉一样背负千年骂名,又可以牵制和打压世家大族了。</p>

刘肇说的没错啊!</p>

凭什么有一个推恩令削弱刘氏皇族,却对世家豪族没有任何削弱呢!</p>

当然,刘彻的推恩令直接套用在世家大族身上也不合理,还是得再修改修改,做一些更适合用以一代一代削弱世家大族的方法。</p>

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思路。</p>

世家大族问题,那是困扰了不知道多少王朝的问题啊,又不能直接像黄巢一样,照着族谱一个一个杀了。</p>

“肇儿,还是你有想法。”刘邦骄傲地拍拍刘肇的肩膀。</p>

刘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p>

“太祖爷爷,其实不是我想到的。</p>

是邓绥。</p>

刚才我和她一起下楼的时候,她说她在史书上看到,宋朝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p>

她说了一句觉得挺好,我才想到这些的。</p>

她还说隋文帝清查豪族隐匿的人口的举措很好。</p>

以我对她的了解,她突然说这些,可能也是觉得是该削一削世家大族了,结合二者,我才想到推恩令的。”</p>

“啊,绥儿,绥儿。”刘邦一说到邓绥就得意。</p>

不愧是他们家好媳妇邓绥啊,刚来幼儿园就想着去削弱世家大族了。</p>

邓绥家也是世家大族,她祖父就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p>

但是从她执政之初死活不让老邓家的人为官,后来被逼无奈才让自己兄弟来帮自己,以及她兄弟都当官了还是以身作则极为自律看……</p>

她还真是那种可以为了大汉江山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包括削弱自己家这种事。</p>

倒也不是嫁了人就不顾娘家,主要是邓家和老刘家捆绑极深,几乎可以说和刘家共存亡,如果刘家没了,势必会牵连邓家。</p>

两汉的皇后,不能说全部,可大部分都很极端。</p>

要么就是贤良得不行,要么就恶毒跋扈得不行。</p>

邓绥之前,东汉还有个皇后,刘庄的马皇后,那是贤良到如同纯净水,一点杂质都没有。</p>

刘庄的马皇后也是死活不让刘庄和刘庄的儿子汉章帝给马家人封侯爵,后来汉章帝 不听她的,非得给马家人封赏,活活把马皇后气病了,没多久就病死了。</p>

马皇后也好,邓绥也罢,不让自己家族的人有那么多荣耀,还真不是不向着娘家,只是知道盛极必衰,知道轻重,知道如何才能让家族绵延长久。</p>

……</p>

刘肇说起邓绥,刘邦看向刚才孩子们吃辅食的地方,已经没了邓绥的身影,以那孩子的性格,估计又去图书室去了。</p>

“针对世家大族的推恩令这事儿还得回去慢慢琢磨,肇儿,你现在有更重要的事。”</p>

(/54882/54882966/112123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