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登了基, 但越青君并非高枕无忧,反而更加忙碌几分。</p>
毕竟从前他不过是担着暂时监国的名头, 如今却要正式接过这一切。</p>
先帝死是死了, 可他生前弄出来的许多烂摊子,还需要越青君去处理。</p>
贤王早在十几日之前就悄无声息死去,他死亡的消息甚至没有被朝中官员们提起, 毕竟自从对方谋逆被关进死牢后, 众人就默认他已经死了。</p>
他既死了,那么从前的那些贤王党, 也应该得到清算。</p>
只是事到如今, 曾经的贤王党们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恐慌害怕, 他们已经从越青君这些日子的表现, 隐约看出几分对方的行事风格与习惯。</p>
只要自己没有过错, 对方就不会因为曾经的党派之争而追究罪责。</p>
且目前形势对他们有利, 朝中官员空缺许多,若他们也要被处置,那恐怕原本还能勉力维持运行的朝堂, 很快就能陷入瘫痪。</p>
怀着这样的心思, 他们见越青君一日日都没什么动作, 心中也越发放松。</p>
这一日, 礼部拟定先帝谥号,呈上的几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谥号。</p>
越青君却都未选中,而是直接指定了一个灵字。</p>
卫灵帝。</p>
作为一个恶谥, 灵字几乎毫不掩饰, 宣扬了先帝生前荒唐无道的一生。</p>
按理来说, 用这个字并没有什么不对, 朝中官员也十分支持。</p>
只是由从前以孝顺为名的新帝提出, 难免让人心中对新帝从前的名声产生质疑。</p>
虽然先帝生前确实不当人,但当初先帝在时新帝不曾劝阻,甚至奉承讨好。</p>
如今先帝刚走,尸骨未寒,新帝就展现出这般毫不留情,落在众人眼中,难免有过河拆桥,薄情寡义的嫌疑。</p>
对此,越青君也给出了解释。</p>
“先帝生前多有荒唐之举,曾经朕碍于父子君臣的关系无法阻止,但实则心中并不赞同。”</p>
“如今先帝已去,过往诸事虽然无法挽回弥补,但到底可以拨乱反正。”</p>
他很诚恳地表示,自己并非是刻意给先帝上恶谥,而是想实事求是,明辨对错。</p>
在他这里,莫说是先帝,即便是自己,众人也不必为尊者讳。</p>
不仅如此,他还下旨为先帝一朝曾经受过坑害的忠君之臣平反。</p>
此言一出,纵然先前还觉得新帝冠冕堂皇的人,此时却都纷纷称赞起新帝来,一口一个英明圣主,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抛。</p>
恨不能将越青君夸得天上有地下无。</p>
虽说如今还在朝中的人基本没有蒙冤遭遇,但谁家还没个亲朋好友呢,其中不乏符合条件之人。</p>
这道旨意一出,朝中空缺的那些官职,也一并得到了解决,算是一箭双雕。</p>
唯一不太友好的就是先帝。</p>
先帝生前对名声缝缝补补,就为维护那点面子。</p>
结果一朝故去,新君上位,对方曾经做的那些面子功夫也都成了泡影,连表面上的光鲜都维持不住。</p>
但众人对此却没有太大的异议,毕竟如今新帝明摆着不想为先帝描补,已经将他定为史书上板上钉钉的大昏君,若他们还为昏君说话,岂不是也连累自己的名声?</p>
为此,众人纷纷默契选择了闭嘴。</p>
此间唯一引人注意的是,越青君提拔了一位起居舍人,让对方主持先帝一朝的史书编撰,并特地吩咐了要实事求是,以便为后来者鉴。</p>
那位名为徐风鸣的年轻人十分干脆答应下来,看样子当真是将越青君的话听了进去。</p>
先帝的身后事大致尘埃落定,其余诸事也逐渐处理。</p>
先帝生前坐拥后宫三千,每日不重样都能睡个好几年,他死后,这些人自然也不能再继续留在宫中。</p>
越青君下旨,膝下没有子嗣的,一律给遣散费放出宮,可回家自行婚嫁,也可自愿去庵堂清修,又或者独立一户。</p>
有子嗣的,已成年的随儿女出宫居住,还未成年开府的,可暂时住在后宫。</p>
接到圣旨时,众人心思各异。</p>
先帝的后妃中,为求富贵攀龙附凤占据绝大多数,要她们放弃宫中的荣华富贵,出宫过回普通人的日子,她们心中自是万般不愿。</p>
然而先帝都不在了,纵然她们有万般不愿,也没有其他办法。</p>
有人倒是想转而搭上新帝,可对方身边有禁军护卫,不等她们靠近,就能被禁军发现赶走,遑论其他。</p>
纵然有百般心思,也无计可施,只能乖乖出宫。</p>
梅妃在宫中数年,原本以为自己就要在这地方老死了,乍一听到那道旨意,完全没反应过来与自己有什么关系。</p>
直到朝华公主犹犹豫豫,欲言又止,期期艾艾地看着她。</p>
梅妃下意识皱眉,“你那什么表情?”</p>
朝华公主连忙摇头,“没有,姐姐能离开这里,我再高兴不过,只是……只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