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百万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个大明!(1 / 2)

倒反天罡 月下更 2052 字 3天前

乾清宫。</p>

朱祐樘接过司礼监送来的折子和票拟,翻看起来。</p>

当他看到内阁建议朱祐樘,封陕巴为新的大明忠顺王时,不由得脸色一沉。</p>

大明对西北的治理,总体来说是围绕河西走廊来进行的。</p>

为了牢牢控制住河西走廊,大明在河西走廊附近,采用了三种形式进行管理,并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卫体系。</p>

第一种,在河西走廊以东,以兰州府为分界线,实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郡县体制,由陕州布政司直接管理。</p>

第二种,兰州府以西至肃州卫,是大明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大明朝廷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州行都司统辖。</p>

第三种,在肃州卫以西至哈密卫,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大明忠顺王,以羁縻的方式拱卫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p>

大明朝廷对西北实行的册封外族王制度,有些类似于在西南区域实行的土司制度。</p>

总体上来说,都是属于土人治土,当地土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大明朝廷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p>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点,就是世官、世土、世民。</p>

世袭的官爵,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上的子民。</p>

这种制度,暂时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巩固了王朝的统一。</p>

同时加强了中央和边疆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p>

但这种制度,也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无法真正做到民族融合。</p>

而且各地土官拥有过大的自主权,相当于裂土封王了,随时都会叛乱大明朝廷。</p>

永乐年间,朱棣南征安南,将从唐朝末年便已经独立于中原王朝的安南,重新纳入明朝版图。</p>

随后朱棣宣布撤销安南王国,改称交趾省,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p>

在派出两广的汉族官员管理交趾的同时,又大封交趾土官,以交趾人来治理交趾。</p>

结果在宣德二年,交趾再次叛乱,杀害汉族官员,起兵造反。</p>

宣宗皇帝无奈,只能承认交趾独立,重新册封交趾为安南王国。</p>

就这样,因为土官政策的弊病,回归了二十年的交趾省,重新变成了安南王国。</p>

成化年间,汪直欲亲征安南,收复交趾。</p>

可惜朝中大臣统统反对,先帝最后也放弃了收复交趾的想法。</p>

土司造反的事,在明朝发生了不只这一件,只是这件事影响最大。</p>

弘治年间的米鲁之乱,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p>

都是土司制度带来的弊病。</p>

而现在,朱祐樘要彻底解决这个土人制土,高度自治的弊病。</p>

大明朝廷册封大明忠顺王,本质上就是在西北设立了一个地位超然的土官。</p>

而内阁的这个提议,也非常有意思。</p>

罕慎死后,他的子女同样被阿黑麻汗屠戮殆尽,所以大明忠顺王在罕慎这一代就绝宗了。</p>

但是罕慎是有弟弟的啊!</p>

奄克孛剌是罕慎的亲弟弟,同为畏兀儿人,理应由他来继承忠顺王位。</p>

而陕巴是第二任忠顺王脱脱的从孙,血脉隔着八辈子远。</p>

他和上一代忠顺王罕慎的关系,远没有他和安定王千奔的关系来得近。</p>

但内阁建议封陕巴为忠顺王,令奄克孛剌为都督同知辅佐陕巴管理哈密卫。</p>

这样一来,倒是在哈密卫中埋下一颗钉子,让哈密卫不是那么铁桶一块。</p>

平心而论,内阁的这个提案,还是非常有水平的。</p>

但这对朱祐樘来说,还远远不够。</p>

朱祐樘既然要动土司制度,那不妨就借此机会,废掉大明忠顺王这个爵位!</p>

朱祐樘按下内阁的票拟,留中不发。</p>

……</p>

翌日。</p>

又是一日朝会日。</p>

朱祐樘穿好朝服,坐上步辇行向奉天门。</p>

奉天门外,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等待朱祐樘上朝。</p>

随着奉天门下,司礼监小太监的一句唱礼:“皇帝驾到!”</p>

朱祐樘坐上龙椅,阶下百官纷纷跪地行礼。</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朱祐樘挥手:“众卿平身。”</p>

“谢陛下!”</p>

叩首之后,文武百官起身。</p>

朱祐樘率先开口:“昨日朕收到前线战报,大明远征军已经收复了哈密卫,还攻下了高昌城。”</p>

“此事,乃是大功一件啊!”</p>

百官听后,心中了然,齐声道贺:“恭贺陛下!贺喜陛下!”</p>

“天佑大明!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p>

朱祐樘听到这句话,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p>

“呵呵,只是对这哈密卫和高昌城的治理,各位卿家有何想法?”</p>

听到朱祐樘的问话后,阶下的徐溥和刘健两人,却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p>

这件事,他们在昨天的票拟上,不是已经给出建议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