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第596章 野蛮发展的时代(2 / 2)

“应该卖出去了吧。如果没卖出去,那也不能这么晚还没过来。”李建国猜测着,“没事,就算卖不出去,明年留着我用也行啊。”</p>

收割机的作用李家人是深切的知道了。李建国自己有拖拉机,也会想着明年要大干一场。毕竟养那一圈的猪,真就不如收割机割一季麦子的。</p>

中午吃饭的时候杜春芳还在问李龙咋没过来,从前院收鱼回来的李建国给解释说要给人卖收割机,忙着。</p>

对于老娘对李龙的偏爱,无论是李建国还是梁月梅都已经习惯了。</p>

而且已经感觉是应该的了。</p>

李龙不在,杜春芳吃饭感觉都不怎么香了。</p>

“你就好好吃吧,那小龙自己那边有院子,那能天天陪着你吃饭?”李建国和梁月梅不敢说,李青侠可不惯着老伴,“要么你搬到县里去?”</p>

“那我可不去。”杜春芳虽然偏疼小儿子,但也是知道好歹的,“那小龙和他媳妇天天不着家,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哪像老大媳妇啥时候都在跟前,能照顾我哩……”</p>

这话把李青侠给气笑了。</p>

这偏心的真是没边了。</p>

梁月梅和李建国两个也笑出了声。老娘这么直白的说话,不就是变相的承认梁月梅把她照顾的好嘛。</p>

老娘还怪可爱哩。</p>

热热闹闹的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准备去掏鱼的时候,吉普车的声音响了起来,很快车子就驶进了院子,李家人都出了房门。</p>

看着李龙从车上跳下来,手里还提着个包,杜春芳咧着嘴笑着。</p>

“老爹,老娘,大哥,大嫂,这是人家给咱留的苹果,我拿了一些过来,一个人能分一个。”</p>

李龙把苹果掏出来,一人递一个。</p>

“真大!”杜春芳看着那个比自己脸还大的苹果,有点发愁,“吃不完咋整?”</p>

“啥咋整?那咱俩合吃一个不就行了。”李青侠把自己手里的苹果放进李龙的布兜子里,然后拿过杜春芳的苹果,用力一掰,掰成两半,自己啃一半,塞给杜春芳一半。</p>

“咋吃我这个?咋不掰你那个?”杜春芳不满意,不过还是小小的啃了一口苹果,嘿,真甜!</p>

李建国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的苹果掰两半,塞给了梁月梅。</p>

“小龙你也吃啊。”杜春芳说道。</p>

“路上我啃了一个。”李龙笑笑,“大嫂,剩下的你提屋里放着吧,娟和强强回来,让他们吃。”</p>

老爹和大哥的手劲真不小,那苹果,一般人真就掰不开的。</p>

想想如果能让海里且给送来一批这样的苹果也不错。供销社里过年的福利并没有水果。冬天的水果还算是奢侈口。</p>

真要能搞到一些苹果,自己家里留着吃,给熟人送礼也都是不错的。</p>

如果下次海里且真过来了,那就让他帮着拉一些过来。</p>

伊犁河谷有着世界著名的野苹果林,这里的苹果是原生的,味道好,量大。</p>

哪怕到了三四十年后,阿克苏苹果已经成了南北疆苹果的袋,但在伊犁,秋天冬天的批发市场里,依然可以买到本地五块钱一公斤的成箱子的苹果。</p>

而且质量肯定好。</p>

大部分是有糖心的。</p>

瓜果之乡,真不是吹的。</p>

李龙和李建国、李青侠一起出现在小海子的时候,其他人都主动打着招呼。</p>

今天又小赚了一笔的李龙对这些人也都很热情。</p>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每天跟按时上下班一样,每天出现在小海子里,中午晚上两次收鱼。</p>

一月中旬,李娟和李强放假,梁月梅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李龙算了算,已经收了差不多七百多公斤的大鱼。</p>

两边家里存放的开剥好的小鲫鱼也有上百公斤了。</p>

李龙甚至让杨大姐弄了一些干炸小鲫鱼去市场上卖。每次不多,买的人也不少。</p>

毕竟这种收拾好的小鲫鱼味道还不错,因为炸的酥,不需要吐刺,吃着也方便。</p>

喜欢吃焦脆食物的人肯定是乐意吃的。</p>

李娟上了初中后,成绩不错,李强在小学的成绩也不错,入了少先队员。</p>

这时候是二年级入少先队,不像后世,许多一年级都入了。</p>

李龙在伊犁那边听过句经典的话,那是一个少数民族校长说的:娃娃们也是我们争夺的阵地啊。我们不占领,那讲黑经的就会把他们拉过去。</p>

那个校长是草原乡的小学校长,那几年,反正事情很复杂。</p>

因此李龙印象很深。</p>

后面已经变得很好了。</p>

开家长会的当天期末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一上午开完家长会,孩子们就放假了。梁月梅原本是要骑自行车去开会的。</p>

李龙是开着吉普车把她和两个孩子送了过去,然后又算了时间把她们一起接回来的。</p>

李建国有点担心太招摇了。</p>

但李龙说没事。</p>

吉普车开了一段时间,眼下大家对这边有这么一辆吉普车已经接受了。不要怀疑这年头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p>

野蛮发展的时候,出现什么新事物,大家都只会奇怪一阵子,然后就接受了。</p>

大家都忙着往好日子奔着,忙着。别人赚了大钱,会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会想着自己怎么也能过的好。</p>

没办法创新,那跟着学总会吧?</p>

李龙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没被抓,大家也就明白了。</p>

这年头,上面说让大家想办法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是真的。</p>

那就先努力让自己富起来吧。</p>

冬天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做生意的人。</p>

这时候商机真的是处处都是,毕竟还处于物资紧缺的时代,只要能想敢干,就能赚钱。</p>

自家的韭菜冬天捂出了韭黄,年前出去卖点不过分吧?</p>

野外打到的兔子吃不完卖掉不过分吧?</p>

河里的鱼就不说了,这个压根没人管,要管的话,李龙早就进笆篱子里了。</p>

当然,手工制品是最多的,筐、叉、盘等,眼下编的厨房里的馍盘子还只能用高粱杆,但再过些年,蒲草不知道怎么在小海子开始生长的时候,编馍盘就开始用蒲杆子了。</p>

这玩意儿,可算是入侵生物,一来就扎下了根,把芦苇都挤的大面积缩水了。</p>

市场变得繁荣,不光是自由市场那里,学校的门口,冬天卖烤洋芋的,糖葫芦的,炒瓜子炒花生的都有。</p>

学生的钱虽然不多,但却是最好赚的。</p>

中学门口,李龙坐在吉普车里等大嫂李娟的时候,就买了一包炒瓜子在磕着。</p>

这时候一包是五分钱,是用报纸折了个三角,撑开里面可以放一小玻璃杯瓜子,挺方便的。</p>

然后就看到梁月梅和李娟两个从校门那边走出来。</p>

他们手里还拿着奖状,显然是李娟得了奖。</p>

这时候奖状的含金量可比后世强太多了。</p>

后世那种几乎人手一张的奖状真就不好说。</p>

这时候只有两种,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p>

那学习好的真就学习好,队里有好几茬,有人家里穷,但那糊了一墙的奖状,真就是父母的骄傲。</p>

这玩意儿就是放在草房里,也是不虚那些别墅的。(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