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1 / 2)

“故而归途中,听闻江浔乃是烨儿身旁最得力之人,便授意宁儿择其为婿。”</p>

“若宁儿与江浔能成,江浔为人臣妹早已听说,于宁儿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若不成.......”</p>

“若不成,也叫皇兄瞧瞧,底下两个儿子为了储君之位,能如何不择手段,机关算尽。”</p>

话至此处,长公主陡然卸了力,无奈地摇了摇头。</p>

“臣妹有罪,干预国事,介入储君之争,今日之后,当自请离开故土,返回越国。”</p>

“唯请皇兄明鉴,臣妹愿对天盟誓,此生只求皇室安宁、社稷昌盛。于诸般事宜,除了偏爱稷儿与烨儿,别无他念。”</p>

“如有半句虚言,臣妹——愿受天罚。”</p>

长公主说着,冲盛帝深深一拜。</p>

古人敬鬼神,此话已然是相当重了。</p>

盛帝神色几经变换,望着俯首跪拜的长公主,心中五味杂陈。</p>

当年,确实是他一时起意,让稷儿为他代笔同皇妹互通书信,为了维系感情,也为了两国交好。</p>

后来,此事便一直由稷儿代劳,他也听稷儿提起过,说远在越国的姑姑很是思念故土,日子过得不易等等。</p>

皇妹传回来的书信至今还留存于内库之中,随时可以调阅。</p>

至此,盛帝心中对长公主的话已信了六七分。</p>

而在长公主到来之前,盛帝已向蔺老问过话了。</p>

与长公主的回答截然相反,蔺老承认了当年与容太妃的旧事,但安宁郡主选婿之事,他只说毫不知情。</p>

二人的回答皆合情合理,莫非这一切只是崔道元捕风捉影的臆断?</p>

思及此,盛帝缓了口气。</p>

皇妹方才毫无预兆提及稷儿,着实叫他心神大乱。</p>

无论如何,皇妹到底是染指了储位之争,于其间推波助澜,就算没有不可告人的私心,也是身为天子的他所无法容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