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宫闱泣血,君臣相悖!</p>
可他乃天下之主,是一国之君,叛他悖他者,都该凌迟处死,以儆效尤!</p>
盛帝正觉脑子里嗡嗡作响,忽而一道极平和的声音从一片混乱中,钻进了他的耳朵里。</p>
“回圣上,臣一直......心知肚明。”</p>
江浔淡声开口,站在玉案旁,褪了外衣显得他腰背愈发笔直。</p>
盛帝一怔,一时之间甚至没反应过来,江浔所谓的“心知肚明”指的是什么。</p>
直到他心绪稍稍平缓之时,视线渐渐清晰,瞧见江浔薄唇开合,提及了一桩旧事。</p>
“圣上,去岁借太子殿下讳辰一事,设计引诱微臣之母行巫蛊之术的人,是圣上吧?”</p>
“那个扮作高僧欺骗臣母亲的亡命之徒,臣探听过了,他早在入诏狱的当晚,便被人一卷草席丢进了乱葬岗。”</p>
“而替罪的崇国公......”</p>
“崇国公仰仗先皇眷顾,自恃资历深厚,于圣上驾前屡屡倚老卖老,举止张狂,圣上对此心怀不满,久有动他之心,”</p>
“否则,微臣力排众议查崇国公之孙强抢民女已案,不会如此顺遂。”</p>
“巫蛊案发之夜,圣上巧施谋略,先散出风声,继而引崇国公入宫,令其成为代罪之人,不正是因着心知肚明,微臣绝对寻不到真正的幕后之人吗?”</p>
“那晚,圣上曾问微臣是否怀疑您,臣当时答:不敢妄断。”</p>
“这不是臣随口胡诌之言,而是臣......真的怀疑过圣上。”</p>
“但臣到底不愿意相信,圣上会拿太子殿下的讳辰做局,直到......”</p>
江浔无意再波及赵怀襄,于是止住了话头。</p>
二月初二周山祈福那日,他曾问过襄王爷,襄王爷否认此事乃他所为,当时还笑得意味深长。</p>
因为襄王爷已然看出,圣上待他的真正态度。</p>
所有荣宠、爱护,满朝独一份地喊他的字,不过是将他高高捧起,做两位王爷的试金石。</p>
而暗地里,圣上却要控制、打压乃至毁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