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但在家产继承上,除了长子会多得一份祭田,其他不论嫡庶拥有同样的继承权,甚至嫡母的嫁妆,庶子都同样可以继承。</p>

而且庶子一样可以科举入仕,同样可以为家族争光,因此女子嫁人看的是其家世,对于嫡庶要求倒是不高。</p>

除非嫡母娘家格外势大,在人脉方面,可以给予嫡子莫大的助力。</p>

宋不晚的亲事,使宋娴的心里有些沉闷,因此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带着孟绮罗告辞。</p>

“午膳便在母亲那边摆宴,你们先回去歇歇也好。”赵氏起身相送。</p>

“大嫂留步,我还得在家里住些日子呢,你这么客气,我倒不好意思了。”宋娴乐呵呵地说。</p>

赵氏自是又说了一番想住就住,住一辈子都行的话。</p>

看上去,大家都是一团和气。</p>

送走宋娴后,赵氏叹了口气:“这人上了年纪就是不一样,你们姑母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p>

宋不晚接话道:“姑母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对您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p>

“也,还好!”赵氏支吾道。</p>

当年的事都过去了,赵氏不想提及。</p>

可年嬷嬷却忍不住,她当年跟着赵氏也吃了不少苦的。</p>

“二姑娘这是怎么知道的?”年嬷嬷说起这个,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我们夫人初初进府的时候,就被老夫人立规矩,不仅要伺候老夫人,还要伺候这姑太太,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p>

年嬷嬷说得赵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就累了不到三天,宋伯爷知道了后,就制止了。</p>

只是平日后宅相处,宋伯爷也顾及不上太多,宋老夫人虽没什么私底下的手段,但那脸色也很是难看。</p>

至于宋娴,那不好听的话可没少说,过来打秋风的事也没少做。</p>

就连年嬷嬷都感慨,好在是个姑娘家,这要是个妯娌,日子可怎么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