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来了不久,二叔也来了,带着三个儿女和二婶走入堂屋。</p>
孙大姑看到二弟,笑着说:“老二,你们去哪里了?”还一家人不在家,集体去哪里了?</p>
孙仲礼摸了摸脑袋,憨厚地说:“今天是集市,家里存了些鸡蛋,一起去赶集卖鸡蛋了。”要是知道大姐回来,肯定不会出去的。</p>
刚一脚踏入村口,就有人通知大姐和姐夫回来了。孙老二火急火燎地跑回家,放下集市买的东西,便来大哥家了。</p>
何姑爷笑着说:“怪不得我们来的时候,镇上那么多人了,原来是圩日。”圩日同墟日,集市也。</p>
二婶姜氏拉着三个儿女过来,向孙大姑和何姑爷问好。</p>
孙大姑又从饭桌上拿了些奶糖,一人塞几颗,笑着说:“吃糖,是奶糖,很香的。”这种糖不要说孙家村见不着,连何家也少见,是从京城过来的,奶香味特别浓郁。</p>
孙春兰特意留了几包,准备回娘家。</p>
二叔拿了一颗,塞入嘴里,又给三个娃子分别塞了一颗。</p>
笑着说:“大姐,姐夫,瑜哥儿,只有你们三个回来?”往常一般两个孩子回,这次只有一个,有点奇怪。</p>
孙春兰又解释了一遍孩子不回来的原因。</p>
二婶认同地说:“谨哥儿读书要紧,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来。”农村妇女别的不知道,但对读书人特别尊敬,谨哥儿年纪轻轻,就能上考场,真厉害。</p>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黄氏看天色,快中午了,对着苏氏:“老大家的,赶紧做饭,瑜哥儿可饿了。”</p>
何氏是大户人家,一顿三餐少不了,听女儿说,他们还会吃下午茶,什么点心,糖果,水果,吃得可精致了。</p>
瑜哥儿听到外祖母说自己饿,赶紧反驳:“外婆,我不饿。”</p>
不过真得有点饿,一大早赶路,早上吃的已经消化掉了。</p>
黄氏笑着说:“好,你不饿,你阿爹阿娘饿了。”摸了摸瑜哥儿的头发,这小子特别像姑爷。</p>
苏氏赶紧坐起来,唯唯诺诺地说:“知道了,阿娘。”鸡是杀不及时,家里有腊鸭,刚才当家去村里买了几斤猪肉,中午随便对付一下,等吃完午饭,再杀鸡,杀鹅,杀鸭,晚上做丰盛的。</p>
二婶姜氏对着黄氏说:“阿娘,今天赶集,遇到我爹了,他送了条鱼,我拿过来,大家一起吃。”姜氏父亲偶尔会打鱼卖,碰巧遇到,便给闺女一条鱼。</p>
黄氏点了点头:“去吧,瑜哥儿喜欢吃鱼。”</p>
何书瑜正和表弟玩,听到鱼,眼睛溜溜转,大方承认:“外婆,还是你懂我,我最喜欢吃鱼了。”</p>
这话,惹得大家哈哈笑。</p>
三婶郑氏看到姜氏下血本送鱼,心里着急啊,讨好大姑姐第一要务,急切地说:“阿娘,大姐,我回家拿些鸡蛋过来,做个鸡蛋汤胡椒汤,驱寒暖胃呢。”</p>
孙老三赶紧附和:“对哩,德哥儿他娘做鸡蛋胡椒汤,特别好喝,大姐,大姐夫,瑜哥儿,你们可要好好尝尝。”</p>
使了个眼色给郑氏。</p>
郑氏秒懂,快速离开,回家拿鸡蛋。</p>
鸡蛋谁家都有,以大伯子的性格,肯定拒绝的。我可不能给他拒绝的时间,吃人嘴短,只要大姐吃上我家的东西,想必气也会慢慢消。</p>
孙伯民接过姜氏拿来的鱼,到水井边杀,是条草鱼,挺大的,8斤重也有。</p>
孙老二和孙老三以及何姑爷出院子看杀鱼。</p>
三婶和二婶以及她的女儿小雪去厨房帮忙。</p>
堂屋里留下一群男娃子。</p>
黄氏和孙大姑走进卧室,正在把玉娘的过年礼捡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