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1 / 2)

思秋雨说的确实有道理,减重才能跑得快,而且鱼雷没办法精准射击的话,确实也有点鸡肋 。</p>

但她开这条船出去的主要目标是扫平一切障碍,让她减少这艘船的战斗能力,她是万万不愿意的。</p>

想了想,提议道:“速度问题,我们可以在发动机上面再想想办法。</p>

只要能让发动机提速,完全可以弥补承重过重,跑的速度慢的问题。</p>

只要它不搁浅,一切就都好说。</p>

至于无法精准打击……”</p>

如果放在后世国力强盛的时期,利用海上无人机来探测敌军潜艇所在位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方案。</p>

但如今这个连战斗机都拿不出来的华夏,别说海上无人机了,有没有无人机都是两回事儿。</p>

“如果制造成声纳探测型的导弹呢?</p>

利用声纳识别出声音并追踪位置,使导弹进行进一步打击。</p>

除此之外引导系统、重定向系统、应急避撞装置、通讯设备等都可以进行增加以及改良,以此来实现准确打击,让敌军船只无所遁形。</p>

我觉得一艘船如果要是少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到底还是少了那么一点意思。”</p>

办法总比困难多,后世的航空母舰可以给一个省供电,可见核动力之大。</p>

虽然他们这个研究所里就算有一个研究核能的独苗苗,也不可能弄出来一个核反应堆,但可以搞点其他能源嘛!</p>

有条件就利用条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总不能因为各种桎梏就一味的退让。</p>

屋子里的一众研究员听到夏黎这一席话全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尤其是搞武器的刘少英。</p>

她发现了夏黎和他们这些老一辈研究人员的不同。</p>

同样是想要达到一个目标,老一辈的研究人员遇到问题,第一想到的是符合国情,能克服的就尽力克服,克服不了的就绕开。</p>

而夏黎遇到问题,第一个想的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找到问题的几个核心原因,将所有问题一一攻克,总之要达到她最想要的结果。</p>

那股一头往前莽,撞到南墙就把南墙撞倒的冲劲儿,与现在的大环境格格不入。</p>

不过不得不说,正是这种创新思维,才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研究人员所或缺的。</p>

大家谁都没否决夏黎这个想法,立刻有相关领域的专家道:“这事儿我想想办法,看看可不可以加载上去。”</p>

说着,他的眉头不自觉皱起,“可是这种精准打击的跟踪鱼雷研发的价格太高,咱们应该没有这么高的经费。”</p>

一共就那十万经费,说不定连鱼雷都研究不出来,更别说改良战船其他的部分了。</p>

他从事研究事业这么多年,在研究的领域上就没这么难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