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1 / 2)

几个人便先把衣裳胡乱披上,然后提着鞋子走了进去。</p>

拿着自己的号牌,到了座位。</p>

赵策的运气不错,位置也挺好的。</p>

把文具摆好后,不少人都趴在桌子上,补了一觉。</p>

过了府试,就是童生了。</p>

以后每年,都是可以直接参加院试的。</p>

若是过不了,那便要从县试从头来过。</p>

府尊崔大人,又是进士出身。</p>

他出的题,自然比张县令一个监生难得多。</p>

等到见到第一场经义文题目的时候,考场不少考生已经心态崩溃了。</p>

崔大人出的题,是一道混搭题。</p>

前半句引用的,是《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中半截。</p>

后半截,又从别的地方截了一半出来。</p>

幸好赵策受后世网络对于八股文的影响,自己自创过很多这种半截半截的题目。</p>

略略思索了一番,便提笔在草稿纸上尝试破题。</p>

崔大人坐在上首,看到底下不少考生脸上一片青黑。</p>

便知道这题目难倒了不少人。</p>

不过也有不少的考生,开始埋头答题了。</p>

四书义是混搭的题目,五经义,自然也是。</p>

赵策写完的时候,看到也有几个人已经提前交卷了。</p>

看来这学问好的人,哪里都是不缺的。</p>

赵策拿着自己的卷子,也提前交了上去。</p>

崔大人眼皮都不抬的,接过他的卷子。</p>

挥了挥手,示意赵策可以走了。</p>

等赵策走后,他喝了一口茶水,才开始看卷子。</p>

“赵策……”</p>

崔大人微微思索了一下。</p>

这个名字,他倒是曾经听过。</p>

先前他治下的两个县城水灾,那缓解朝廷赈灾压力的人,正是这个名字。</p>

而后。</p>

张县令在京考察时,大计上也写了这人的名字。</p>

崔大人顿时来了兴致,仔细的看起了赵策的经义文。</p>

……</p>

第一天的考试后。</p>

赵策还算勉强正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