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1 / 2)

“赵策作为小三元,自然是文采斐然,区区作诗,肯定是压服全场的份。”</p>

“怎么,吕师兄,你要讨教一番?”</p>

赵策听着伦明义的话,嘴角抽了抽。</p>

他早该想到的,这种读书人的聚会,怎么少得了这种经典桥段?</p>

吕师兄……</p>

赵策对这个姓,有点敏感。</p>

毕竟前不久杜家那少爷才意图迫害自己,还好被自己识破,最终那人自尝恶果。</p>

如今这个姓吕的……</p>

赵策一下子就联想到,该不会是那日在船上,与赵公子说话那吕老爷家的人吧?</p>

要真是的话,这淡淡的敌意倒是也说的过去。</p>

不过经过杜家那事,赵策现在又有朝廷圣旨护身,这吕家也不敢轻易动自己。</p>

不敢动,却不代表不能从别的地方给赵策下点绊子。</p>

吕少爷对着帮赵策说话的伦明义说道:“伦公子说笑了,大家都是同门,讨教自然说不上。”</p>

“不过今日乃是伦公子主办的宴席,又如此良辰美景,赵兄弟作为最后到的人,又是此次童试小三元。”</p>

“给伦公子的别院作一首诗当赔罪,此等风雅之事,岂不美哉?”</p>

吕少爷也是听说了,这赵策读书时间不长,唯一流传出来的,也就一首中秋诗而已。</p>

在那之前和之后,都不曾听说赵策做过什么好诗出来。</p>

这么看来,这赵策当日作的那首中秋诗,可能是相当有水分了。</p>

估计是花了钱,从哪位落魄书生手中买下来的诗文。</p>

包装了一番后,趁着中秋那日,自己写了出来。</p>

毕竟像他这种家里条件不好,开蒙比较晚的人,都是教写文章的多。</p>

学习的时候,也就要求背一下对韵之类的书籍,要在短时间内作出真正的好诗,那基本是不可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