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对他这一惊一乍的维护着人的态度,有些不高兴。</p>
他转头看着朱厚照。</p>
自己这唯一的儿子,义愤填膺的站着,一只手握着拳头,似乎自己一声令下,他马上就要撸起袖子去找那弹劾的御史算账。</p>
弘治皇帝轻声呵斥道:“咋咋呼呼的,像什么样子?”</p>
“坐好!”</p>
“噢.......”</p>
“嗯?你脚边那是什么?”</p>
朱厚照还没坐下,骤然听到他爹这一句话,身体下意识的一震。</p>
他干笑了一声。</p>
“呵呵,奏折吧?”</p>
“兴许是奏折掉到地上了呢......”</p>
奏折被捡了起来,弘治皇帝打开,随意看了一眼。</p>
朱厚照缩在一旁,一时不敢说话。</p>
看完后,弘治皇帝把手中的奏折往桌面上轻轻一扔。</p>
“也是弹劾永西伯的奏折。”</p>
李东阳点点头:“不止这两封,一共有三封弹劾的奏折。”</p>
弘治皇帝手指点了点桌面,朱厚照硬着头皮说道:“方才李师父不是说了么,这是受人唆使的。”</p>
弘治皇帝瞥了他一眼,才说道:“既是受人唆使去闹事的,那永西伯此等做法也无不妥。”</p>
李东阳点点头:“既是朝廷勋贵,自然不能让人随意欺辱。”</p>
弘治皇帝见李东阳亲自查明了此事,便把这三封奏折放到一边,也不打算再理。</p>
事情处理完后,三个阁老一同走出暖阁。</p>
谢迁突然问道:“李公似乎对此子,颇为关注?”</p>
“此次的弹劾,背后之人是谁,李公应当也是清楚才是。”</p>
李东阳老神在在的说道:“有过一面之缘,确实挺合眼缘。”</p>
“至于背后之人是谁,并不重要。”</p>
一旁的刘健掀起眼皮,看了一眼李东阳。</p>
“听闻他是小三元,也不知道明年北直隶乡试,此子成绩会如何。”</p>
李东阳微微一笑:“谁知道呢?”</p>
“我们北直隶一直文风不昌,永西伯所在的县城,也不是什么科举大县。”</p>
“兴许水平也差不多?”</p>
谢迁想要打探打探李东阳的态度,李东阳却说的滴水不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