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1 / 2)

面对底下人的追问,弘治皇帝一时也想不出来。</p>

他看了一眼佀钟,见到佀钟也是一副思考的样子,心中也有些无奈。</p>

“不妥之处,待朕和三位阁老商讨后,再行定夺。”</p>

这刘侍郎觉得自己这办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直接高呼道:“陛下说臣的办法不妥,但又不曾明说不妥之处。”</p>

“臣寒窗苦读十数年,自小见惯人间疾苦。”</p>

“如今我们朝廷拖多一天,死去的百姓便是数以万计。”</p>

“陛下怎能因为单薄的一句不妥,就置万民于水火之中?”</p>

弘治皇帝淡淡的说道:“此乃国之大策,自然该慎重行事。”</p>

“若是诸卿想不出来其他的,那今日便先退朝,朕与三位阁老商讨刘爱卿此法是否可行。”</p>

其余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先行告退。</p>

弘治皇帝带着三个阁老和户部尚书等人,继续商讨。</p>

刚上完早朝的朱厚照,也被拉了过来听政。</p>

弘治皇帝道:“加印大明宝钞一事,朕总觉得不大可行。”</p>

佀钟也点头道:“臣也以为如此。”</p>

“但若是实在筹集不到银子,恐怕这也是最便捷的办法了......”</p>

其余人也是眉头紧皱,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好。</p>

国库就那么点钱,皇帝的内帑府也掏空了。</p>

如今虽然找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法子,但是这天灾人祸却等不及他们慢慢赚钱。</p>

这可如何是好?</p>

看着在场的人,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朱厚照想着自己手中那点银子,默默的吞了吞口水。</p>

众人讨论了许久,也没有得出更好的办法来。</p>

加印宝钞,弘治皇帝也暂时不同意。</p>

一群人说来说去,朱厚照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p>

他嘀咕道:“春涝之时还是靠着永西伯先前帮着赚的银子解决的,说不定这次他也有法子。”</p>

“也不知道他这次科举考试如何了。”</p>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坐得最近的弘治皇帝看了他一眼。</p>

见到众人实在没有法子,弘治皇帝突然道:“明日便是秋闱的最后一场?”</p>

李东阳点点头:“不错,明日便是最后一场策论开考。”</p>

他说完,也想到了还在考试的赵策。</p>

也不知道这小子这次科举成绩如何。</p>

若是真的考的不好,自己这个做老师的,还是得安慰一下他才是。</p>

毕竟天下人笑不笑的,就赵策这性子,估计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p>

正想着,弘治皇帝突然说:“如今朝廷确实想不到办法。”</p>

“加印宝钞也需要时间,不如试试这些顺天府秋闱的考生有没有好的法子?”</p>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有些脸色不好。</p>

他们一群沉浸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都解决不了,要是让那些毛都没长齐的小学生们想出来法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