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知道,那按照夫君的方式来行事,就肯定没错了!</p>
看着这些食盒,朱厚照就仿佛感受到了小夫妻二人一如既往的热情。</p>
他赶紧说:“那、那我先尝尝。”</p>
“若是有要改进的地方,我再让人来与你们说。”</p>
两父子上了马车,朱厚照总算是高兴了一些。</p>
只是想起自己父皇和永西伯不知道在厅里密谋了什么,他有满肚子好奇。</p>
“父皇,先前永西伯说可以让孔家一脉完全支持我们的事情,是要怎么做?”</p>
弘治皇帝脸上还挂着笑,老神在在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p>
“朕明日把孔夫子召到宫里来,问了之后便知道怎么做了。”</p>
朱厚照殷勤的举手:“儿臣也要与父皇一同处理此事!”</p>
弘治皇帝摇摇头。</p>
“你老老实实上早课,莫要想太多。”</p>
朱厚照讨好的说:“儿臣上完早课后,父皇再召见孔夫人可好?”</p>
弘治皇帝一口回绝:“不好。”</p>
赵策让太子先出去,不告诉他的原因,弘治皇帝自然知道。</p>
他太不成熟了。</p>
名剑在好的剑客手中,才算是名剑。</p>
若是被一个冲动易怒不成熟的人得到,那不过是一杀器罢了。</p>
朱厚照见怎么讨好都没用,他不由的泄了气。</p>
不满的嘀咕道:“父皇还时常要儿臣关心时政,帮着处理国家大事。”</p>
“可你却藏着掖着,什么都不告诉儿臣。”</p>
弘治皇帝好笑的伸手敲了敲他的头。</p>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关心国家大事,那朕便与你一同商讨一番。”</p>
弘治皇帝把刚才在屋里,和赵策说的那些改革的办法,大致告诉了朱厚照。</p>
朱厚照听的津津有味。</p>
听罢,还有些意犹未尽道:“这些举措,儿臣平日听师傅们讲学时,都不曾听说过。”</p>
“若是真的能在大明推行,似乎确实能让国朝焕然一新。”</p>
“永西伯这也太厉害了,他好像什么都会。”</p>
“而且他似乎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得失。”</p>
“抬高商税,他名下的铺子,生意这般好,上缴的商税也多上许多。”</p>
“清丈土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措施。”</p>
“无一不会触动他个人的利益。”</p>
“可他却不藏私心,全部都说给了父皇你听。”</p>
“这就是圣人口中的,兼济天下?”</p>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一脸的佩服,含笑道:“想不到我儿竟有如此感叹。”</p>
但弘治皇帝心中,其实和朱厚照是差不多的想法。</p>
君子立身行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