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2 / 2)

弘治皇帝笑道:“不错,我大明确实得了此种神物。”</p>

“如今国朝灾害频发,此等高产作物,推广种植后,必能能解我朝廷之困。”</p>

佀钟适时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p>

弘治皇帝伸手:“准奏。”</p>

佀钟道:“臣以为,献此宝物之人,有稳定江山社稷之大功。”</p>

“臣请陛下给予厚赏。”</p>

这功绩,毫无疑问是大功。</p>

不止献上了种子,甚至还教了种植的办法。</p>

除此之外,还附赠了另外两种作物的消息。</p>

只是这个献上宝物的人是谁,他们暂时没有听说。</p>

佀钟和陈仁等,也都暂时没有透露出这人的身份。</p>

弘治皇帝点头,道:“礼部尚书何在?”</p>

礼部尚书张升站了出来。</p>

“陛下,臣在。”</p>

弘治皇帝问道:“礼部可研究出了章程?”</p>

大家一听,便知道陛下是提前让礼部准备好了赏赐了。</p>

张升缓缓的把赏赐说了出来。</p>

众人越听,脸色越是凝重。</p>

等到张升说完后,一个人站出来说道:“陛下,献上此等宝物固然有大功,但这次的赏赐,是否过重?”</p>

弘治皇帝笑了笑:“爱卿稍安勿躁。”</p>

“张爱卿尚未说完。”</p>

还没完?</p>

难道还不止献上宝物之功?</p>

等到张升口中吐出赵策二字时,殿中又是一片哗然。</p>

“是永西伯?”</p>

“永西伯居然有此种宝物?他从何而来?”</p>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在等着来个人给个详细的解释。</p>

张升缓缓道:“永西伯功绩,种种皆可载入史册。”</p>

“此前无先例可循,我们礼部也研究了许久。”</p>

“本官以为,此次的赏赐,还轻了些。”</p>

弘治皇帝点点头:“不错。”</p>

“永西伯除了献上宝物外,还有治理天花的悬壶济世之大功。”</p>

“另有漕运改海运献策之功等。”</p>

“就依张爱卿之言,拟旨吧。”</p>

(/14200/14200562/1816409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