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p>
皇宫中。</p>
刘大夏在得知税银被盗后,便与李东阳等人说了恐怕会有人借题发挥的事情。</p>
事情果然如刘大夏所说。</p>
而且还传的更为离谱。</p>
等事情从宫里传出去,再传回到文渊阁的时候。</p>
已经演变成了南直隶税银在海上被劫,而陛下也因听说此事后急火攻心,发了急病。</p>
这一下子,除了问责押运官员和途经官员的奏折外。</p>
当初提议改漕为海的定西侯赵策,首当其冲,受到了大量奏折的弹劾。</p>
前来文渊阁的官员们,更是络绎不绝。</p>
或是探听陛下的身体,又或是询问此事。</p>
还有些耿直的人,直接杀到了文渊阁。</p>
要求三位阁老,把引起此事的罪魁祸首先收押。</p>
明朝的文官,大多是有那么一点气节在身上的。</p>
但这气节,发展到现在,也变质了不少。</p>
许多人不惧强权,却只认死理。</p>
只要是自己觉得对的,就是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坚持下去。</p>
因此在皇帝病倒后的文渊阁,几个阁老可以说是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吵架的人。</p>
面前的这人,乃是现任漕运理刑宋达文。</p>
他言辞激烈,强烈要求清查此事。</p>
“朝廷漕运虽然一时堵塞,但每年如此,也没出过什么大事。”</p>
“明知我朝海运不昌,海上海盗横行。”</p>
“那定西侯却明知而为之,无端端便提议要改漕为海,荒废漕运。”</p>
“陛下听信了他的谗言,才会引发了此事。”</p>
“若不是因此,陛下也不会急火攻心。”</p>
“税银数额巨大,何其重要?”</p>
“若是一直使用漕运,断然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p>
“这定西侯,究竟是何居心!”</p>
李东阳揉了揉眉心,和声道:“宋大人言重了。”</p>
“陛下只是感染了风寒而已,很快便会康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