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p>

众学士当时就懵了。</p>

李文博这是真把自己当书童了?</p>

他可是平洲书院第三,林亦诗才再好……也不见得能让向来高傲的李文博屈服才对!</p>

“不对劲!”</p>

有学士皱起了眉头。</p>

就在这时。</p>

“快,快,院长正在书院正殿悬挂匾额,听说是一首从未现世的才气鸣州的绝句诗,是真迹!”</p>

有学士气喘吁吁地站在食堂门口,冲着众学士喊道。</p>

“才气鸣州的绝句诗真迹?还挂在正殿上?此诗可能比林亦的铭碑之诗更出彩!”</p>

“那还吃个屁的饭,走,去看看!”</p>

众学士当即饭也不吃,朝着书院正殿方向便跑了过去,一个个神色激动。</p>

他们平洲书院,一共有两大遗憾。</p>

也是开院祖师心里的痛。</p>

导致他晚年精神失常,在某个雨夜中疯疯癫癫地离开书院,再也没有见到他。</p>

这两大遗憾就是:文碑上的铭碑之诗,书院正殿上铭匾之诗。</p>

没想到。</p>

短短数日,平洲书院的两大遗憾,都得到了弥补。</p>

林亦是值得感激。</p>

但铭匾之诗的重要程度,却比铭碑之诗更加重要好几倍,因为……</p>

它需要是以地阶文宝所写的真迹。</p>

并且,还必须是才高六斗的鸣州之诗以上。</p>

同时,诗文还必须具有警醒学士的作用。</p>

三大条件,缺一不可!</p>

而且,铭碑之诗,是在书院山门的文碑上,但铭匾之诗,却是悬挂在书院正殿中。</p>

整个书院学士,只要抬头就能看到,时刻受到诗文的警醒,意义重大。</p>

“不知道是哪位前辈赠送给院长的铭匾之诗?这可是地阶文宝所作的真迹,我们的机缘来了!”</p>

(/26376/26376469/2985461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