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零章 不欢迎收购(2 / 2)

“同志们,我这样与大家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谈话,二年来已经是第四次了,王谢年上次向区里申请再投资一百万元,黄埔曙光无线电厂转产生产曙光牌寻呼机和电话机,想法是好的,但如今区财政紧张,哪还有一百万元的财政预留?区里已经无脸再为黄埔曙光无线电厂向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贷款担保了,就是再次担保,人家也不会贷款给濒临倒闭的黄埔曙光无线电厂!”

石区长停顿一下,看看下面的职工和右边坐的王谢年、邓中强。

王厂长和邓书记以及台下的工人们都低下头,脸庞发红,特别是王谢年和邓中强,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孙健眼前一亮,黄埔曙光无线电厂打算转产生产曙光牌寻呼机和电话机?

寻呼机不就是前世九十年代红遍全国内的机吗?国内第一家寻呼台就出现在沪海,早期的机全是进口产品,被摩托罗拉、松下、和卡西欧等垄断,后来,浪潮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出汉字机,让用户不用满大街找电话就可以知道呼叫内容。

机数字版的价格一千元左右,汉显的大约三千元左右,寻呼业创造了十年的暴利时代!

那时,拥有一台机的时髦程度不亚于前世拥有果机的自豪,每次听到机呼叫的声音就会心跳加速,既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炫耀,只要有机的,无不挂在裤腰带上最显眼的位置,冬天都把大衣敞开,江城人恨不得在脸上写上“劳资有钱”几个大字。

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浪潮、波导和熊猫等国产品牌,但没有听说曙光牌机和曙光牌电话机,也许黄埔曙光无线电厂前世没有转产成功就被收购或破产了!

王厂长既然打算转产生产曙光牌传呼机和电话机,就说明曙光无线电厂在通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技术储备和应对之策。

对二百一十三名职工的安排,孙健在路上就想好了对策,派大部分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回江城总部培训,回到厂里,购买或利用厂里原有的机器设备生产,加快的生产,早日完成订单,启动的生产;一部分年轻人回到公司总部培训,到时参与管理沪海淘宝电器商场。

孙健不打算投资组装电脑厂,但不会错过生产手机,通讯半导体和操作系统也不会放过。

通讯产业是个高技术高人才的产业!

收购黄埔曙光无线电厂就是一个进入通讯产业的锲机!

国家施行产业准入制度,企业需要生产许可证,没有生产许可证,生产的产品就是非法的,不准在市场上销售。

虽然黄埔曙光无线电厂干部职工反对被江城淘宝电器公司收购,但只要区领导做出了出售的决定,打算丢掉这个大包袱,胳膊扭不过大腿,加上江城淘宝电器公司的福利政策,孙健一点不担心。

这个时期,企业出现亏损,干部职工把困难和责任丢给上级领导,很少找自己的原因,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痼疾,只有经历阵痛才会惊醒。

“同志们,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告黄埔曙光无线电厂的法院判决早已生效,欠钱还钱天经地义!黄埔曙光无线电厂拖欠的二百四十七万多元欠款到如今还没有还上,一年的利息就是十八万多元,王谢年、邓中强,还有下面哪位同志,你们告诉我?黄埔曙光无线电厂如何还钱?欠款难道就不需要还了?”

石区长提高了声音,越说越有气,他和叶副区长为黄埔曙光无线电厂操碎了心,但工人们还不理解,还想闹事?

王厂长和邓书记羞愧难当,台下鸦雀无声,工人们脸庞发红,面面相觑,大家都知道,要不是有区政府出面担保,沪海有哪家银行敢贷款给黄埔曙光无线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