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京之后的萧承,匆忙接见了京中的诸位大臣,简单交代他们整肃京中秩序之后,便急忙着朝皇宫中赶去。
此时已经收到萧承回京消息的南霁云,连忙赶至宫门前迎接。
一见到萧承的面,南霁云便被跪倒在地,行礼道:
“臣,参见陛下!”
旋即,南霁云露出一副羞愧无比的模样,对着萧承告罪道:
“臣为陛下信重,任命为中护军,掌管京中禁军。如今却护卫不力,致使京中局势动荡。臣无能,还请陛下治罪!”
萧承看着眼前的南霁云,皱着眉,道:
“你前些时候的密折,朕也收到了……”
萧承说的,是南霁云此前在陆炳的劝说之下,下定了决心,参与后宫的位份之争。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南霁云便递上了奏折,欲请萧承免除他中护军的职务。
中护军执掌禁军,护卫宫禁、京城,职责重要。这样的职位,需要的必须是一个,没有立场,只忠心于皇帝的死忠!
南霁云对萧承的忠心,自然是母庸置疑。
可南霁云哀牢族的出身,以及他的秉性脾气,显然是不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后宫位分争斗中,保持中立的。所以不论从什么方面来看,这中护军的职务,已经不适合南霁云了。
萧承此时再次扫了南霁云一眼,沉吟片刻,方才开口道:
“你对朕无所隐瞒,朕还算欣慰……这样吧,这次追责你卫戍京中不利的罪责,然后免除你中护军之职,你自行挑选一处前线领兵去,也或者可以在五军都督府之中,挑选合适的职务任职!”
让南霁云挑选合适自己心意的官职,这是从未有过的恩典。这是萧承,对南霁云那已经满值了的忠诚度,还有坦诚态度的奖赏。
南霁云闻言,当即惊喜地抱拳喝道:
“臣,谢陛下恩典!”
处理好南霁云的事情,萧承再次开口道:
“两位娘娘和皇子,现在何处?”
“回陛下,两位娘娘与两位皇子殿下,一切安好,皆在永信宫中安置。”
永信宫之中,乃是萧承的便宜父皇留下的,通往宫外的一条密道。萧承未曾尽数填死,只是为了安全隐秘,之后让人修改了密道出口,以防万一。
萧承知道,边流韵与南荣姝二人从坤宁殿搬到了永信宫,就是担心京中局势不稳!
得到了答复的萧承,轻叹一声,然后点了点头,不再迟疑,当即一勒胯下战马,便朝宫中疾驰而去。
“冬冬冬”铁蹄踏地,战马疾驰而过的声音,在宫中可是为所未闻的。毕竟这宫中是早有规矩,不得纵马。
只是这皇宫之内的宫人们,在看到马上萧承的身影之后,便忙不迭俯身跪倒在道路两旁,恭敬相迎,一起句话都不敢多说。
如今宫中,可没有人有胆子拦住当今陛下的,告戒、劝谏宫中规矩的。
战马驰骋,不过片刻的功夫,萧承便已经来到了永信宫之前。
门前尚未撤去的禁军、东厂番子、粘杆处侍卫,以及诸多宫人,可没料到萧承竟然这么快便赶到了永信宫。
此时见萧承到来,慌忙地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之声。
萧承翻身下马,快步走入永信宫之中,迎面便撞上了匆忙赶出来的张太妃、边流韵、南荣姝等人。
张太妃看到萧承归来,一直坠着的心终于落地了,长舒一口气,道:
“陛下总算回来了!”
萧承微微躬身,道:
“让太妃操心了!”
张太妃闻言,脸上露出笑容,温声道:
“我这儿倒是没有操心什么,只帮着照顾了几日两位小皇子而已。”
萧承闻言,微微抬头看向张太妃身后,身形有些消瘦,神色稍显疲惫的边流韵,还有一身劲装的南荣姝。
fo
看着多日未见的萧承,南荣姝连忙调整了一下情绪,圆润的大眼睛顿时泛起雾气,露出了一脸委屈之色。
正当她打算扑到萧承怀中撒娇诉苦的时候,往日一向自持礼节仪态的边流韵,突然迈步上前,在抢先一步扑倒了萧承怀中。
边流韵可没有南荣姝这么多面部表情、情绪蕴酿,只是柔柔地脸埋在了萧承怀中,也不开口说话,唯有身躯微微颤抖着,透着的柔弱之感,让人不由心中怜悯。
南荣姝愣在原地,刚刚蕴酿完毕的情绪被打断,眼角忍不住抽动几下。
好你个边流韵,还有两幅面孔呢。之前陛下还未归京,你可没表现得这么娇柔……
萧承右手轻拍边流韵后背,以作安抚。然后抬起头,看着依旧站在原地,神色异样的南荣姝,眼睛带着笑意眨动两下,然后举起左手做拥抱状。
南荣姝见状,心中原本复杂心思顿时散去,对着萧承露出明媚笑容,然后亦是快步上前,钻入萧承怀中,娇声道:
“陛下,臣妾真的好想你啊,嘤嘤嘤……”
萧承实在不想破坏此时的气氛,但听着南荣姝矫揉造作的声音,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咬牙道:
“说过多少次了,别夹着嗓子说话!”
“确实有点恶心。”边流韵伏在萧承怀中不肯抬头,却依旧闷声接话道。
南荣姝勐地抬头,皱着小脸看着萧承,又看了看一旁的边流韵,有些不情愿地道:
“可是这样声音很可爱……啧,好吧!”
张太妃站在原地看着萧承三人,嘴角带着一丝笑容,眉宇之间也露出了几分追忆之色。
轻叹一声之后,她挥了挥手,示意宫中侍者尽数退下,还特地交代了身边宫女将宫中的两位皇子殿下一起抱走……
-------------------
当今陛下归来的消息,很短的时间之内,便传遍了整个中庆城之中。
朝中众臣,心中惊诧于当今陛下归来之迅速的同时,更是不敢怠慢,连忙穿好朝服,匆匆赶来宫门之前,等候宣召。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当今陛下归来之后,必然会尽快召见朝臣召开大朝会的。
宫门之前,很快便聚集起了京中一众朝臣。
而此时,位列朝中百官文官队列之首的,却不是此前的刑部尚书温体仁。而是早就辞官不问朝政,在家荣养富贵的两位前任尚书令,谊兹侯马敏文、永德侯曲诚。
这两位不问朝政已久,这次京中动乱又有牵扯其中的流言,此时突然出现在百官队列之中,自然是引得百官暗中注视,私下议论。
只是此时的马敏文、曲诚,显然没有将这些暗中窥探的视线放在心上。只是站在队列最强面,低声说些什么。
“随驾禁军透露,这次因为京中局势紧急,陛下自江阳郡下船之后,便抛下随驾百官车架,只领着数千精骑,一路快马加鞭赶回。”
说到这里,马敏文再次压低了声音,小声道:
“这次陛下因为宫中娘娘、皇子的事情,显然是动了真火了!”
当今陛下,自登基以来,便是当初夏、黎两国齐齐来袭,边军隐有反叛,社稷危矣的时候,都未曾这般失态过。
这天子之怒,不杀个人头滚滚,以淋漓鲜血浇灌,又如何能够平复下去?
曲诚闻言,心中微微一沉,忍不住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