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传诏天下(2 / 2)

“曲卿,感业寺改建一事,如今如何了?”

曲诚心中一跳,连忙出列,躬身道

“启禀陛下,如今工匠已经调上感业寺,开始改建。依照进度,还需四个月的工程,方能尽数改建完毕”

萧承眉头一皱,沉声道

“速度太慢了!”

曲诚当即诚惶诚恐地跪下,赔罪道

“臣调度不力,请陛下恕罪!”

萧承沉吟片刻,道

“此事,倒也怪不得你!民曹如今事务太过繁杂,无法调用其下工匠。少府又独立于尚书台之外,实在于朝政运转不利!”

殿中百官,听到萧承这般说,又是眉头一跳。

这不用说,这是当今陛下,又要撤并那个衙门了!

果不其然,萧承顿了顿,接着道

“朕欲在尚书台之下,设工曹衙门,将民曹、少府之中专司营造的官吏、工匠,尽数合并其中。此后工曹衙门,掌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兵器甲胄、矿冶、纺织等官办之业,无不综理!”

既然都已经立了礼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工部也弄出来。此后设立类似于六部的制度,也能少上不少阻碍。

马敏文眼睛一动,接着道

“那工曹尚书一职,陛下可有中意人选?”

萧承摇了摇头,沉声道

“此事,便由如今少府令担任吧!”

他手头之上的文臣,一共就这么几个,哪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如今的少府令,算是曲诚的人,此前办事还算得力,便继续由他充任。

现任少府令闻言,喜形于色,强忍兴奋之色,出列跪倒,高声道

“臣沈茂,谢陛下隆恩!”

一众百官,皆用艳羡的目光看向这名叫沈茂的幸运儿。

从掌管全国山海池泽之税、百工技巧的少府令调任工曹尚书,从职责上看,那是降职了。

但百官都清楚,这当今陛下看不上旧有朝政体系,欲要用尚书台替代朝廷运转。从注定变为虚职的少府令,调任实权工曹尚书,那是撞大运了!

萧承看着新任工曹尚书沈茂,沉声道

“稷下学宫之事,由你专司营造,不可有任何耽搁!”

沈茂当即就要谢恩,却又突然一愣,不由道

“稷下学宫?”

其余百官,亦是心中一动。

萧承环顾殿中百官,沉声道

“此前朕已颁布招贤令,但思来想去,还是不够。这天下之间学子无数,皆从百家,各持主张,欲证明自家所学。朕便决定,给这诸子百家一个展示自家学说的地方。”

萧承顿了顿,接着道

“是以,朕于感业寺旧址之上,设立稷下学宫。天下士子,皆可前来,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不论其国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见解,相互辩论,以促各自学术进步。除此之外,各家学派,可自由于学宫之中招生教学。各国学子,亦可于学宫之中寻师求学。所需一应物资财货,皆由皇室供养!”

此前拿钱供养感业寺,除了得两句“阿弥陀佛”,屁用没有。拿来供应稷下学宫,却还能得些人才。

百官之中,已有不少人眉头皱了起来。

这当今陛下,又是科举取士,又是设立稷下学宫的。那今后朝堂用人,岂不是由不得他们举荐了?

若是这般,那各家子弟,日后又该如何入仕?

难道要让各家子弟,去和那些穷酸农家子,一起去什么学宫求学,还去考什么科举?

荒唐!太过荒唐了!

当即,便有一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年老官员,忍不住站出身来,俯身道

“陛下,这学宫一事,听着似乎是化诸子百家于己用,于国家大有裨益。但这世间之事,又岂是这般简单?只看夏国朝堂,亦是百家并重。然后百家学派出身的官员相互攻讦,已成党争之势。致使夏国国政,数年一改,除却过多损耗朝廷威信之外,再无旁的用处。是以,还请陛下三思啊!”

萧承看着这名站出来的年老官员,眉头微微一挑。

呦,借着势头动手拿下了多少官员,竟然还有不要命的,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殿中的百官,见有人刷先跳了出来,顿时心中一动。

百官目光游离,私下交错,便有不少人明白大家的想法,正要大着胆子出声附和的时候,就听到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臣温体仁,有本要参!参太中大夫成英范,教孙无方,致使其孙为人嚣张跋扈,不思进取,曾纵马闹市,夜夜留宿花柳之地,有损朝堂体统!”

温体仁突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正气凛然道。

萧承眼皮一抬,装模作样地道

“哦?这么说,那太中大夫何在?”

刚刚还言之凿凿,一副为国为民的年老官员,此时老脸涨红,讷讷了半天,方才拱手道

“臣,便是太中大夫成英范……”

萧承恍惚地点了点头,道

“哦,原来你就是太中大夫啊!廷尉温卿所言,成卿家可知道?”

成英范低着头,脸色为难,斟酌道

“臣忙于公务,对子孙甚少教导……”

是啊,甚少教导,所以知道子孙不成器。这担忧萧承建立学宫、科举制度之后,自家子孙没了入仕的渠道。

拳拳怜子之心,真是让人感动啊!

萧承面色一冷,道

“既然如此,朕便准太中大夫告老,回去好生教导子孙吧!”

太中大夫成英范闻言,整个人顿时一滞,呆愣在原地。

站在陛阶之上的冯保微微抬头,朝殿中伺候的小太监微微使了个眼色,便立即有小太监们上前,一把架起成英范,朝殿外拖去。

“陛下,臣……呜呜,呜呜呜……”

成英范这才惊醒,张口欲要叫屈,却被机灵的小太监一把捂住了嘴,连拖带拽地弄了出去。

经此一事,刚刚还跃跃欲试的一众百官,顿时消停。萧承目光扫来,一个个的,脸上都摆出一副‘陛下您说得对极了’的模样,看着颇让人有些好笑。

子孙就算不能当官,但那也是后话了,好歹自己还穿着官袍呢。但要是自己被皇帝革职了,那自家门户,说不得就真的自此败落了!权衡利弊,这些官员向来拿手。

萧承看着老老实实,不敢多话的百官,不由得满意地看了温体仁一眼。

看看,身边有个会揣测上意,还不要脸,懂得用各种手段为君王分忧的近臣,是个多么舒服的事情啊!

温体仁感受着萧承赞许的目光,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得意。

萧承轻咳一声,继续道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朕欲学古之圣君贤主,不以珠玉为贵,而以人才为宝。开第康庄之衢,建高门大屋,以立稷下学宫。不论资历国别、学派主张,招致贤人尊宠之,杰出之士,授其‘学士’之位,准其自由褒贬国政,可直谏于朕前,勉励著书立说,宣扬主张。学宫一应开支用度,皆由皇室供养!”

“拟旨,将此令传诏天下,使天下人知朕求贤若渴之心!”

冯保当即躬身应是。

殿中的温体仁,见缝插针,当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喝道

“陛下任贤革新,仁厚礼贤,贤明如此,实乃我云国之福,乃天下之福!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马屁,在旁人听来,自然是恶寒无比,但萧承听来,却是颇为受用,忍不住面露笑容。

百官无奈,只得随之跪倒在地,齐呼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自宣政殿传出,飘荡在皇宫之上。

常人无法看到的视线之中,宣政殿上的紫色巨鸟随之振翅而起,身形一飞,直冲天际。啼鸣之声,宛若金玉作响,让人心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