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投资协议的签订,蔡致良一时间也成为风云人物,毕竟是1989年的3亿美元啊,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也不到50亿美元。
而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转载了东来贸易行关于成立轻工业联合会的倡议,包括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话题,亦成为全国各阶层广泛讨论的焦点,无论哪一行业,都能够说几句外向型经济的解释。
百年的屈辱之后,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是何时能够远迈唐宋是的富庶繁荣,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个可行的答案。
转载文章的最后,人民日报赞赏了金河投资和东来贸易行,支持九七回归的政治立场,算是为往后东来贸易行的商业拓展加了一层护身符。
蔡致良此次来浦江本是比较仓促的,就是单纯为了帮忙解决康泰集团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期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从恒隆银行到东来贸易行,最后连念叨了很久的浦东开发的事情,也一并有了理想的结果。
如今事情已经办妥,蔡致良也该启程回港了,浦东投资的后续事情,既然杨乐已经到了,便不再需要他亲自操心。
“蔡先生,您看是不是新注册一间公司,专门负责开发浦东这边的项目。”在杨乐眼里,亦或许在许如琛、葛瑞德等人的眼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在浦东撒下的3亿美元的投资,注定是要亏损的,至于亏多亏少,目前还说不好。但这毕竟是蔡致良主推的项目,又是蔡致良自己的资金,他们也没有反对的余地。
这也是杨乐建议注册新公司的缘故,将这个项目独立出去,亏损与否都一目了然,不然等到每年年底做审计的时候,这些都要算到他的头上。
“那就独立出来吧。”
蔡致良点点头,既然看不上,也就不要勉强,换做其他人来做就是。事实终将会证明他的正确性,终究有让他们后悔的时候。
“浦江这边的业务,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就是了。下一步,也该继续向北开拓新的业务,在京城建立办事处,我明年要看到效果,尽快。”
“您放心,等我处理完浦江的事,就去一趟京城。”葛瑞德立即保证道,蔡致良当初的计划已经实现了第一步,他如愿当上了这个浦江市轻工业联合协会的会长,虽然大部分事务还是由政府那边做主,尚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去一趟京城怎么行。
“恒隆银行呢?”蔡致良直接点名了。
“温行长过些天会到浦江一趟,签署广电局电视塔项目的贷款协议。如果浦东开发顺利成行的话,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黄浦江上一座大桥是远远不够的,这都将成为恒隆银行潜在的信贷业务。”许如琛汇报了一些最新的进展和温国良的行踪,道“这都将有利于恒隆银行在大陆的业务拓展,我会加紧同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合作,延续此次银团贷款的方式,而后去京城建立办事处顺利成章。”
“你们商量一下,最好有一栋独立办公楼。”蔡致良指着外面,道“别像现在这么乱糟糟的,不能安心。”
末了,蔡致良又强调了一句,道“越靠近的位置,越具有投资的价值。”
当然,这也不需要他来提醒,京城的房价早就呈现出这种阶梯型了,葛瑞德、许如琛和杨乐自然很快就能知晓。
交代完了要办的事情,蔡致良再一次去拜访了招商办的陈仁杰,关于外婆卢妮的寻访,还是麻烦对方费心。
随后蔡致良便启程,坐飞机回到港城,这次接机的赵硕。《黄飞鸿》已经上映,出了机场一路上,都能够看到黄飞鸿和十三姨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