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昏君,莫说是杀了我,你就算夷我三族又如何!(1 / 2)

清晨,天空泛起鱼肚白。

承天殿内。

养病数日的老皇帝,久违的召开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有序的分成两列站好,宗室亲王也在里面。

只不过,因为苏长歌被赦免死罪一事,丞相秦辅和都察院御史们一个个都黑着脸,亲王们的脸色也没好看到那里去。

毕竟他们都希望看到苏长歌死。

可现在。

苏长歌不仅活着好好的,而且还得到天下百姓和无数读书人的支持。

这让他们怎么高兴的起来。

不过还好,苏长歌在立新儒的同时,废黜了旧儒,惹来了诸多人的记恨。

就在昨天夜里,不少人传来书信联系他们,想一起联手将苏长歌给除掉,毕竟他太闪耀了,闪耀到碍到许多人的眼。

此时,老皇帝缓缓开口。

“众爱卿平身。”

声音落下。

往日热闹的早朝,今日却无比沉闷,官员们皆低着头不说话。

见众人如此,老皇帝似乎早已猜到。

于是主动出声打破沉默。

“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然而。

殿内依旧没有人站出来。

百官们通通低这头。

因为苏长歌的事,在没摸清老皇帝想法前,丞相一党谁也不敢先开口。

而苏子由等人则是没必要出言。

毕竟苏长歌已经被赦免,又被拉进宫谈话,足以表明陛下有所偏袒,这个时候静听陛下的处置,才是最稳妥的。

正想着。

太子的声音突然响起。

“父皇。”

“儿臣有事启奏。”

太子开口,百官的目光瞬间汇聚在他身上,眼中满是好奇。

毕竟但凡能坐到朝臣这个位子上的,有几个不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一眼就能看出,太子要说的话,其实就是老皇帝的意思。

政治就是这样。

很多东西皇帝不会亲自去说,也不需要亲自说出口。

“奏。”

老皇帝轻轻颔首。

“诺。”

太子应了一声。

“父皇,昨日楚国公为儒道正意,引动天地异象,乃是天兴大晋之兆。”

“儿臣以为,治国首在于取仕。”

“因此恳请父皇,将太学院更为大晋学宫,设学宫祭酒一职”

“凡我大晋文人,无论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年龄、资历等,只要心存浩然正气,皆可在学宫当中,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太子的声音锵锵有力。

只不过在他心里。

相比于重塑文风的大晋学宫而言,他对基建的兴趣要更大。

但基建的事没必要特地拿出来提。

毕竟修驰道,兴水利,土木建筑,兴修学堂,皆是对国有利之事。

提出来后,百官所争执的点。

无非是由谁负责。

可将太学院改成大晋学宫之事。

关系到为国抡才取仕,涉及到多方利益,稍有不慎便会惹人嫉恨。

当然,收获也是巨大的,作为提出者,那些将来依靠大晋学宫崛起的新兴势力,必然会对其心存感激,心存报效。

这件事。

非皇帝或地位稳定的太子不能做。

否则就是僭越。

而此时,伴随太子的声音响起。

秦辅立即站出来反对。

“陛下。”

“自太祖皇帝登基以来,我朝一直以科举和太学院两种出身取仕。”

“同时,太学院又是由朱圣一手建立,若将其改名大晋学宫,任凭闲杂人等入内,既违祖宗之法,又对圣人不敬。”

“臣以为万万不可。”

秦辅开口。

太学院乃是他的根基。

之前苏长歌改制。

他本来就想站出来阻止。

只是当时朝廷的心思全都放在江南一事上,这才放在一边。

如今,太子竟然提出要改太学院为大晋学宫,比改制还要过分,无异于重新洗牌,作为太学一派党魁的他必须站出来阻止。

而有了秦辅的率领。

御史、大理寺,还有兵部、礼部等若干官员,一个个都站了出来。

“此事关系重大,还望陛下三思!”

“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太子之谏固然有新意,但治大国如烹小鲜,决不可仅凭一意行事。”

“臣等恳请陛下三思!”

一道接一道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这群官员无一例外。

全都是太学院出身,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必须站出来。

看到这一幕,太子面色微沉。

他虽然知道这项提议懂了文官的蛋糕,但却没想到他们会如此不给面子。

自己好歹是社稷储君,这才刚提出来要改太学院,这群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阻止,而且反驳的理由太过荒唐。

抛开大晋学宫的好坏不谈。

一开口就扣上祖宗之法、对圣人不敬两顶大帽子,根本不留半点余地。

也就在这时。

苏子由从百官中站了出来。

“陛下。”

“臣以为太子之策可行。”

“儒道乃我大晋江山的支柱之一,如今儒意更正,乃千古未有之变局。”

“常言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情况变了,举措就要跟着一起变,大晋学宫不拘一格,礼贤下士,荟聚天下英才。”

“上顺应天命,下昭示圣德,可彰陛下求贤若渴之心。”

苏子由振振有词的喊道。

声音响起。

刑部尚书滕元发,还有一众苏派的官员都站出来应和。

“臣以为,苏尚书言之有理。”

“只是改太学院为大晋学宫,又不是废除太学院,谈何违背祖宗之法”

“昔日朱圣立太学院,乃是为了教化世间万民,如今改为大晋学宫,同样广施教化之道,且允许读书人相互探讨切磋。”

“即便朱圣知道,亦会顺应天命行事,而不是在这强词夺理。”

一道道声音响起。

苏派的官员都是从童生、秀才一步步考上来,太学院改大晋学宫对他们无半点影响,还能打击秦相,何乐而不为。

而此时。

秦相等人的面色难看至极。

刚想开口回怼过去。

老皇帝的声音便传入他们耳中。

“朕以为,苏尚书言之有理,如今乃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太子之策不仅顺应天命,延续圣人之意,广施教化之道,又能荟聚天下才俊为朝廷所用,大晋学宫于国有利。”

老皇帝的话还没说完。

朝堂上便有一名御史高声喊道。

“陛下!不可啊!”

“擅改祖宗之法,不敬圣人之制,乃是取乱之道,吾大晋危矣!”

声音悲愤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