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一王冕(元)
陈玄礼走后,玄宗独坐在湖畔的凉亭中。
冬末初春,峭寒依然,高力士命宫女点上炭炉,再取过貂裘轻轻披在玄宗的膝腿上。
玄宗抱着手炉,透过刚刚抽条的柳枝缝隙,望向湖面。
凉亭下方冰面如镜,但远处的湖面已经开始解冻。在湖水和冰面的交汇处,水波荡漾,野鸭成对畅游,惬意悠然。
肃宗还是太子时,玄宗就看不上李亨,一直认为李亨不是王储最好的人选。
逆贼安禄山已死多年,但平叛仍未告捷。
如今朝局不稳,四夷狼顾,内忧外患,李唐江山摇摇欲坠,玄宗自然把这一切归咎于李亨无能。
再进一步说,倘若只是李亨无能也就罢了,毕竟还是自己的血脉。但张皇后和李辅国干政,玄宗断然不能接受。
当年韦后和安乐公主乱政,若不是玄宗和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大唐可能重现武曌女主临朝,诛杀李唐皇室的血腥局面,更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万邦来朝。
从成都回到长安后,玄宗才知:建宁王李倓被张皇后和李辅国合谋陷害,含冤而死;李俶虽被封为太子,但随时可能被张皇后的儿子兴王李佋取代。
当年,玄宗为立储犯愁时,高力士一句:“不妨看看第三代”。让玄宗豁然开朗。
李俶和李倓是玄宗最看中的两位皇孙,当年玄宗几次想罢黜李亨,都是看在这两位皇孙的份上才罢手。
李俶和李倓的遭遇让玄宗忍无可忍,终于动了杀机。
当然,这里还有更隐秘的心思,马嵬坡之变,玄宗为自保,缢杀了杨玉环。虽然当时看来,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事后想起,总让玄宗心中隐隐作痛。
玄宗一生杀伐决断,杀人无数,唯有这一次,久久不能平息。
玄宗心知肚明,马嵬坡之变是李亨在背后策划,目的就是分道扬镳,趁乱夺位。
说实话,玄宗能理解李亨发动兵变。九五之尊谁不觊觎?更何况,是在储君位置上等待了数十年的太子。
不过,在玄宗看来,杀掉杨国忠、虢国夫人等人,就足以平息士兵哗变,也达到了李亨分兵北上的目的。
但是,李亨非要在天平的砝码上,加上贵妃的人头!
杨玉环虽然得宠,但从不持宠干政,反倒不断劝玄宗,希望不要对杨氏族人恩隆过盛。
陈玄礼逼宫的理由是,三军将士担心杨贵妃事后报复,所以才要诛杀贵妃。
混账话!
三军将士当时慌不择路,生死未卜。李家江山能否保住还不一定,谁顾得上皇帝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