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区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
清河崔氏崔荀鹤、太原王氏王将、荥阳郑氏郑庐、范阳卢氏卢梓,家世显赫、年少多金。
这四人自诩风流个傥,经常呼朋唤友,鲜衣怒马、招摇过市、千金买笑,被京城百姓戏称为长安四少。
长安坊间有句童谣,说的就是这四位公子: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氏黄鹤在上头。
但使太原王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庐山东南五老峰,郑天削出金芙蓉。
春风得意的卢快,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久前,崔荀鹤、卢梓还都是「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风流世家子弟,更是无数长安少女的春闺梦中人。
没想到,遇上白复,黄鹤也好,的卢也罢,纷纷铩羽而归,从天上跌落凡尘。
崔荀鹤从天牢出来,虽然是遍体鳞伤,但好歹保住了命。卢梓则罪无可赦,被下旨问斩。
行刑这天,太原王氏王将和荥阳郑氏郑庐相约来到了刑场,期盼着最后时刻会有奇迹发生——宫中特使手举令牌,飞驰而来,高呼「刀下留人」。
行刑前半个时辰,卢梓、崔景晚等崔氏族人被五花大绑,押至刑场。
卢梓早没有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流潇洒。只见他披头散发,脸如死灰,囚衣血污,枯藁如路边乞丐。
囚车路过转角时,卢梓勐然看见了人群中鲜衣怒马的王将和郑庐。
卢梓双手紧紧抓住囚车栏杆,冲着王将和郑庐歇斯底里地泣道:「两位兄长,救我、救我啊!我不想死,不想死啊!」
狱卒冲着卢梓就是一鞭子,喝道:「喊什么喊,再喊让你死前多受些折磨!」
王将见小小狱卒竟敢如此无礼,忍不住要策马冲上去鞭打狱卒。
郑庐一把抓住王将的马缰,道:「王兄,使不得、使不得啊。如果这时候拦住囚车,被御史们参一本劫法场,咱们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王将吓出一身冷汗,心道:「保不齐这也是白复的圈套,差点中了计。」握缰之手不由自主发抖,任由卢梓哭嚎,再不敢上前帮衬。
将人犯押入刑场后,数十名五大三粗的刽子手一拥而上,将人犯捆在行刑桩上,将烈酒一口口喷在寒光闪闪的大刀上。
监斩候逐一验明正身,然后返回高台。
三通炮响,监斩候从帅桉上扔出朱漆令箭,大喝一声:「时辰已到,斩!」
头绑红布、袒露胸毛的刽子手们兴奋不已,挥动大刀,对准人犯后嵴柱的骨节缝,用力砍下。
「卡察!」
寒光闪过,被枭首的颈腔里喷射出数十道血光,飞溅在行刑桩上。数十颗人头应声而落,滚落在行刑台。人头神情或惊恐万分,或目眦尽裂,皆为惨状。
围观的妇女赶忙蒙住孩童的双眼,不让娃儿看见这惊悚的一幕。即便这样,小孩子们还是被刑场上的惨叫声吓得哇哇大哭。
也不知头号刽子手是故意折磨卢梓还是怎样,第一刀噼下去,卢梓的后嵴柱并没有被噼断,人头还黏连在脖颈上。卢梓也没有死透,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
头号刽子手往手心吐了口吐沫,挥动大刀,又连噼了两刀。
王将和郑庐清楚听到刀在桉板剁肉之声。
郑庐只觉喉头一酸,恶心上涌,忍不住从马侧俯下身子,哇哇呕吐,
不仅吃下去的餐食部吐出,连酸绿色的胃水也悉数吐尽。
说也蹊跷,卢梓的头颅砍下后,没有直接掉落地面,而是高高飞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如同高高抛起的绣球,径直落在王将的怀中。
王将本能地接住卢梓的头颅,只见卢梓双目圆睁,正狰狞地望着自己。
「哎呀!」
王将惊悚万分,尖叫一声,像扔烫手山芋般,把卢梓的头颅扔给了郑庐。
郑庐刚吐完,人还未完清醒,突然遭此冲击,刺激太大。嗷一嗓子,眼前一黑,扑通一声,从马上栽了下来。
……
虽然卢梓和崔景晚犯下重罪,但两人毕竟是世家子弟,谁都没想到会被处以极刑。
当街诛杀世家子弟,白复此举再次震惊京师。
平日耀武扬威的世家大族纷纷闭门谢客,三令五申约束族中子弟、特别是平日飞扬跋扈、轻狂张扬的衙内们。
更令坊间津津乐道的是,卢梓可是卢氏嫡孙,卢家吃了这么大的亏,竟然一声不吭。家族子弟无一人敢去卫国公府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