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宇宙的来历(2 / 2)

很是刁钻。

叶秋在脑中飞快的进行演算,一分钟之后立马就有了答题思路。

他在题目上面画着圆规线以及抛物曲线。

伴随着明确的解题思路,五分钟之后,叶秋答完了第一题。

第二题则是考验函数与代数基数的关系。

这就要求学生们拥有极强的基础知识能力了。

对于叶秋来说也只是洒洒水。

只是用了40分钟的时间,叶秋便做完了前三道常规题目。

最后便是一道附加题。

附加题虽然就只有10分,但是难度突破了天际。

“假设某地的天气为晴,降雨量每小时221毫升,已知风速为400是三米每秒,但是科学家们研究以圆周率和圆规曲线的运动,可改变其风速。能否创造一个公式满足去科学家研究的成果,并且用风术和降雨量演算其公式的过程。”

这道题完全就是考验学生们的自主开发功能了。

之前说的题目可以用数学的基本公理和公式。

但是更高级别的场景和公式已经完全没有用了。

叶秋闭上眼睛。

随着脑中的思考,一行又一行的数学公式以及代码涌现在了叶秋的脑子之中。

他只是思考了十多分钟的时间便有了解题之路。

叶秋在试卷上面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120分钟的答题时间,叶秋只是用了55分钟便已全部答完。

接下来就是物理试卷。

物理题的前三道题考验的都是物理公式以及对物理公式的推演演算。

但是最后一道附加题吸引了叶秋的注意力。

“你说出自己对宇宙来历的理解。”

这是物理学物理史上著名的四大难题之一。

剖析宇宙来历。

这道题之所以经久不衰,引得众多物理学家的追捧,就在于这道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任何人都可以以发散思维写下自己的见解以及看法。

当然了。

这是要在物理学公式允许以及有规律的情况之下。

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通过奇点爆炸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宇宙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奇点,最后因为这个奇点的爆炸,逐渐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宇宙。但是这个奇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至今科学家们都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而且有些科学家并不认可奇点的想法。

他们比较认同多重宇宙论的说法。

认为宇宙就像人体的细胞,由一变多。

而目前比较热门的两个答案就是起点和多重宇宙论。

可是在叶秋的思维之下,他发现在这两个观点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那就是生长宇宙论。

得益于最近叶秋一直在看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的维度以及发展过程中可以窥一见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地球。

对于宇宙而言,就好像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毫不起眼。

同时宇宙中有多个维度以及太阳系大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对于如此大的宇宙,岂能用一个简单的奇点来解释?

叶秋更认为这是宇宙演变过程的,就比如人从婴儿转变为大人,最后变为老人。

这道题目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叶秋随心所欲的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