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辩看来,要想击败倾巢而出的曹操,必须把淮南的兵权集于一人手中,避免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两相比较,刘辩认为诸葛亮比薛仁贵更适合统率三军,因此在诸葛亮离开成都之前秘密授予了“假节钺”,命他总督淮南战场,抵御曹魏的进犯。
只是诸葛亮性格笃厚,和薛仁贵发生争执的时候为了避免激化矛盾,因此没有抬出假节钺来压制薛仁贵。却很聪明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当着满堂文武将校的面来表明自己“假节钺”的权力。
除了诸葛亮及三大军团主将之外,其他的小军团主将大多都是“假节”,包括秦琼、薛仁贵、霍去病、卫青、魏延、戚继光、陆逊、赵括等小军团主将或大军团副将一律都是假节。而各州的地方刺史,像王猛、王守仁、商鞅、张居正等人则被授予了“持节”的权力,用来约束地方官员,震慑不法之徒。
正是因为东汉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卢俊义和马岱在看到诸葛亮的使者手持假节钺的时候也没有放在心上,甚至用“将在外上命有所不受”来回绝诸葛亮的命令。
而当诸葛亮此刻手持假节钺,当着薛仁贵以及满堂文武质问马岱的时候,众人方才大惊失色,纷纷在心里嘀咕一声:“啊呀……这、这诸葛孔明原来是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真是没想到啊!”
“啊呀……原来孔明是陛下御赐的假节钺大将啊?为何不早说呢!”薛仁贵有些汗颜,微微摇头连声自责。
不过薛仁贵仔细想想,如果诸葛亮刚一来到合肥就抬出假节钺来压制自己的话,只怕自己还真未必会服他的气。十有八九会修书给天子问个明白,凭啥让诸葛亮一个年轻书生骑到自己头上?难道自己的功劳和资料还不如一介书生么?
而现在诸葛亮轻松化解了合肥之围,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稳稳的掌控着大局。先是命龙且提前救援,从十几万曹军的围困之下救回了马岱与四千多将士,又命姜维设伏射杀了曹文诏,比起薛仁贵九死一生闯阵,更加潇洒从容。
如果说薛仁贵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行为是“一力降十会”,而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就是“四两拨千斤”,两相比较,诸葛亮的表现更具有统帅风范,这让薛礼不得不心悦诚服。此刻看到诸葛亮抬出假节钺来非但没有感到反感,反而对诸葛亮的笃厚心怀感激,觉得诸葛的确更加比自己适合担任主帅。
看到诸葛亮一本正经的质问自己,马岱不由的脸色骤变,嗫嚅道:“这、这是陛下御赐的假节钺吧?有权利直接斩杀杂号将军及太守以下的文武……”
“马伯瞻?”诸葛亮咳嗽一声,“本将派使者持假节钺召唤你与卢俊义退兵,你二人却视若无睹。卢俊义已经战死沙场,功过相抵,亮不再追问。可你非但不予以阻拦,反而鼓励卢俊义抗命,以至于造成重大伤亡,亮问你是否知罪?”
“我……末将知罪!”
虽然正是寒冬腊月,大堂外寒风呼啸,但马岱却额头见汗,面色如土,不由自主的单膝跪倒在地,“末将当时被大功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假节钺的权力。也没有看清形势,更没有阻止卢将军,以至于中了曹军埋伏。末将知罪,愿受处罚!”
诸葛亮微微颔首:“马岱你抗命不遵,蔑视假节钺,以至于造成主将卢俊义阵亡,折损了一万多将士。按照大汉军律,当处以斩首之刑,不知你可是心服口服?”
在认罪之后马岱如释重负,心头倒是坦荡了起来,额头上不再冒汗,脸色也不再苍白。单膝跪在地上微微一笑:“左将军处置得当,马岱无颜面对三军将士,愿受斩首之刑,以儆效尤,让三军将士以后不会再重蹈覆辙!”
“马伯瞻敢作敢当,果然是条汉子!”诸葛亮把假节钺收了,高声召唤一声,“刀斧手何在?”
马上有四名魁梧剽悍,手捧大刀的侩子手列队走进了灵堂:“不知左将军有何吩咐?”
诸葛亮朝马岱一指,轻拭眼角的泪珠,叱喝一声:“把这蔑视假节钺,抗命不遵,害死主将的马岱推出太守府斩首示众。悬首营门,告诫三军,日后若有抗命不遵者,定斩不赦!”
(ps:上一章序号又错了,两个1098,只是作者没权利修改标题,只好直接跳回正确序号。)(未完待续。)